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腦外科教授潘偉生指出,一般要切除腦腫瘤的病人,接受手術時其實適合做全身麻醉,除非是一些腫瘤生在腦細胞語言或手腳運動功能區附近的病人,因擔心手術損害其語言及活動功能,才須接受清醒開顱手術。
對話測試腦功能有否受損
潘偉生解釋,由於有關病人只接受局部麻醉,在手術中全程保持清醒,醫生便能夠透過一些簡單的對話或要病人做出輕微動作,測驗病人的語言及活動功能,會否因為切除腫瘤組織時而受損。
他說:「病人必須投入手術。而醫生又要抓緊時間在2至3小時內完成手術,其實對雙方都構成好大的壓力。」
潘偉生又不諱言,進行有關手術最難的地方,其實是如何在事前勸服有需要的病人,克服心理障礙:「有啲病人真係抗拒,接受唔到,醫生同護士咪多啲時間𠱁吓佢哋囉。」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