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瀕死者安樂離去<br>廣州建臨終關懷大樓

讓瀕死者安樂離去
廣州建臨終關懷大樓

「我愛生命,但我不願活。」患有絕症的28歲寧夏女孩李燕,早前上書全國人大,要求為「安樂死」立法。她的一句「我希望能夠自由選擇死亡」,更牽動了無數人的心。面對不少像李燕這類絕症患者,需長期忍受病魔的折磨而痛不欲生的困境,廣州將興建內地首間臨終關懷大樓,並增設腫瘤病人心理門診,希望協助患者平順地走完其人生最後旅途。

據廣東《信息時報》報道,名為慈愛樓的臨終關懷大樓,座落在廣州市老人院內,樓高五層、設有200張床位,將於明年1月啓用。

協助絕症者與孤寡老人

院內由醫生、護士到護理等工作人員,都接受過心理培訓。同時還設有駐院社工,由香港聖公會相關專業人士作指導。該院的服務對象是60歲以上受疾病困擾、需臨終關懷的孤寡老人、植物人、以及末期癌症患者等。院方希望透過醫護人員的護理,減輕病人心靈與肉體的痛苦,使其在臨終前得到更多的關愛。
除醫療服務外,院方還會提供家人團聚的溫馨套房服務,幫助患者消除恐懼感,讓他們在舒適的狀態下度過生命的最後時光。
「腫瘤病是心理病,得病前後都與心理有很大關係。」中山大學腫瘤醫院護理部主任覃慧英指,該院每年至少有三名患者要求院方為其實施「安樂死」。不過,由於內地至今未為安樂死立法,為幫助這類患者克服心理障礙,建立起他們正確看待痛苦的信念,該院將在下半年開設內地首個腫瘤病人心理門診。院長曾益新指︰「積極地給予治療,減少他們的痛苦,擺脫心靈上死亡的陰影,也許他們就不會想到死,而是更好地活下去。」

創辦腫瘤病人心理門診

心理門診將就有關患者日常保養與生活、治療時出現副作用應怎樣應付、生活不便時如何越過心理障礙,以及家人如何幫助患者消除對疾病的恐懼等問題,提供適當的心理治療方法。目前,該院已調派兩名護士接受為期半年的培訓。
本報記者

寧夏女孩李燕,患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

山東少年車永一,患小腦髓母細胞瘤絕症

雲南女子姜艷,患肝硬化

北京男子杜聲,植物人

廣州女子阿芳,植物人

陝西男子王明成,患末期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