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萬人登上「大衣架」慶祝<br>悉尼大橋75歲了

20萬人登上「大衣架」慶祝
悉尼大橋75歲了

75年前的今天,澳洲地標悉尼大橋(SydneyHarbourBridge)正式開通啓用。75年過去,悉尼大橋依然是全球最大型的鋼鐵製拱形橋樑,澳洲人親暱地稱呼它為「大衣架」(Coathanger),視它為澳洲的象徵。不是嗎?每年澳洲除夕迎新年,都在悉尼大橋放煙花;悉尼的明信片,著名的悉尼劇院背後,總有這個「大衣架」,相信是全球遊客拍得最多的地標之一。昨天(周日),20萬人浩浩蕩蕩登上「大衣架」,為它慶祝75歲生日。

「這條橋為我們帶來一個傳奇、一個故事,也是全球的驕傲。我們夢寐以求的這座大橋,由人們付出的一分一毫所建造,它強大而尊貴,早已數百倍回報我們。」澳洲新南威爾士州(NewSouthWales)總督巴希爾(MarieBashir)昨天站在北橋門上讚美大橋,替慶祝活動掀起序幕。

「這是最大型的生日派對」

除了一條行人路,悉尼大橋罕有全面開放給人度橋。對上一次開放給公眾已是在七年前,那時25萬人登橋遊行,爭取白人和原住民和解。昨天是第二天開放,機會難逢,成千上萬的人趁機登橋,為它開生日派對。
遊人之中,有人戴上特製帽子,有人揮動澳洲國旗。61歲的漢佩爾(DeHampel)打扮得格外突出,繫上了「生日快樂」的肩帶,戴上「75」字樣的冠冕。他興奮地說:「這是我參加過最大型的生日派對。」當局估計,全日共有20萬人參與這項盛典。
對當地人來說,這個「大衣架」意義非凡。在建成之前,居民只能靠水路穿梭南北兩岸,悉尼大橋建成後,居民才可直接駕車或乘搭火車在兩岸往來,成為貫通全市的交通大動脈,令澳洲人為之驕傲。

打造8年 16名工人跌死

對遊客來說,悉尼大橋是必到的觀光點。這座拱橋氣勢宏偉,拱架跨度達503米,而且噸位驚人,重5.28萬噸。當年勞動了1,400名工人花八年時間才建造好,在當時來說是極其浩大的工程。政府早已把它列入國家保護遺產,與悉梨歌劇院、亞瑟港(PortArthur)等澳洲地標齊名。
踏入千禧年的時候,當局在橋下發放煙花慶祝,大橋頓時變得璀璨。但當局昨日卻以避免大橋被煙花「搶鏡」為理由,沒有重演這一幕。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傷感的悼念儀式,追悼建橋時失足跌死的16名工人。
遺屬之一的波特(JacquelinePorter)說,猶記得3歲的時候,母親告訴她父親建橋時被鋼樑撞死的情景。她說:「時至今天,我仍然覺得很傷心。每次看見大橋的照片時,我都會想起爸爸。」
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中英社/澳洲《悉尼先驅論壇報》/澳洲廣播公司/英國《獨立報》

澳洲當局安排特別燈光效果,為悉尼大橋「扮靚」。 路透社

不少度橋的遊客穿上奇裝異服,其中一人就打扮成鱷魚模樣。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