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神話再現?科網股經過6年浩劫,終於重返華爾街!隨着地產股和能源股等股份回報缺乏驚喜,曾經風靡萬千股民的科網股再受市場注目,業績見紅的科技企業也紛紛排隊上市。但有市場人士擔心,這股捲土重來的科網浪潮,可能會製造另一個泡沫!
【本報綜合報道】自科網泡沫於2000年爆破後,美國科網股的上市之路不再平坦,要如Google、eBay般在互聯網世界闖出名堂,創造佳績,並獲取可觀盈利,方可得到投資者青睞。不過,隨着地產和能源等股份的回報開始下滑,加上納斯達克指數去年下半年走勢相當凌厲,自2000點水平急升近20%,令期內申請上市的科技企業較前年同期激增31%。
營業額增長變賣點
科網股再成投資者寵兒,即使是沒有盈利往績的科技公司,只要營業額增長可觀,已經成為賣點。
去年上市的網絡設備供應商RiverbedTechnology和資料儲存商IsilonSystems均沒有盈利,卻同樣受投資者追捧。這兩家企業單憑以倍計的營業額增長招徠,認購已相當踴躍。本月上旬掛牌的Wi-Max網絡商Clearwire和防護軟件生產商Sourcefire情況亦一樣。
投資銀行Think-EquityPartners行政總裁MichaelMoe指出,機構投資者對新企業的興趣非常濃厚,尤其是增長基金,至於創投基金更踴躍將新科技企業上市。他相信,科技股今年將會大放異彩。
就連小型企業都可成功上市。以軟件公司salary.com為例,去年度營業額雖增長一倍,但仍只有1530萬美元,期內虧損亦倍增,但這家公司趁勢上市,因為不想錯失良機。該公司財務總監向股東承諾,數年內會轉虧為盈。
據ThomsonFinancial資料顯示,99年上市的科技公司,85%都錄得虧損。至於2006年,首季新上市的企業當中,虧損企業佔25%、次季為28.6%、第三季為33%,第四季已增至46%;今年首季至今,3家上市的科網公司更全部蝕錢。此外,排隊上市的26家科技企業當中,亦有62%賬目見紅(見圖)。相比下,去年第四季至今,只有15%的能源類新股沒有盈利,金融類新股更沒有一家蝕錢。
只有概念盈利欠奉
這麼多只有概念、沒有盈利的科技企業都可成功上市,部份股價更錄得強勁升幅,令人聯想起自1995年開始醞釀的科網泡沫。當時的科網公司,大多沒有清晰的商業模式,但卻得到投資者爭相注資。
據RenaissanceCapital資料顯示,去年上市的科技股,平均升幅達37%。當中佼佼者是RiverbedTechnology和IsilonSystems,前者去年9月上市後,兩個月內股價升了2倍,後者於去年12月中上市,首日急揚77%,成為6年來首日掛牌表現最佳的科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