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訊四圍炳:新傳媒時代終於來臨 - 侯聯貴

傳訊四圍炳:新傳媒時代終於來臨 - 侯聯貴

筆者最近在一份老牌英文報章上,看見該報在自己的版面自賣廣告,說自己是「Newswithaview」,強調報章有自己的觀點,並以此為賣點。過去,傳媒總是愛標榜自己「公正持平」、「沒有既定立場」,但似乎這種說法已經落伍,遊戲規則需要改寫。

故步自封自討滅亡

現代傳媒已有自己的觀點,甚至用作宣傳,反映現代讀者對報章的要求已經改變,這亦是互聯網世界的競爭促成。見微知著,筆者看見這個廣告,十分感概,意味新的傳媒時代已經來臨。
讀者獲取新聞資訊的渠道越來越多,本地的、外地的消息隨手可及,上網找資訊又快又方便,而且可以使用搜尋器,按幾個鍵,要找的東西就出現在眼前,比在報章上找東西容易及簡單得多。面對大環境的轉變,若果傳統的傳媒仍然固步自封,提供的資訊與互聯網分別不大,記者撰稿為文章「增值」又不足吸引讀者的話,守舊的傳媒便會慢慢被互聯網淘汰,這將是鐵一般的事實。
現在傳媒暫能略佔優勢,存賴其具有較高的可信程度,所謂公信(無巧不成書,近日一老牌財經報也大賣「公信」來招攬廣告)。互聯網是個開放的平台,所載的資訊有的是事實,也有錯誤的消息或無法證實的傳言;當中有中肯的分析,也有偏頗的歪理。

精選訊息勝過免費

不過,大部份讀者要求的,並不是沒完沒了的資訊、分析或觀點,而是經篩選過濾後的訊息精華,這些並不容易在網上找到,傳媒正可擔當這個篩選過濾的角色。所以,有傳媒跑出來強調自己的新聞有觀點,潛台詞就是它有別於無痛無癢的免費訊息,也可視之為傳媒面對互聯網資訊膨脹下的一種回應,不過是否奏效,尚未得知。
可惜,轉型的過程十分痛苦。外國不少大型傳媒機構都開始減省資深記者的職位,香港的情況也不好過。筆者近日碰見兩位傳媒朋友,一位是以前專跑獨家新聞的資深記者,另一位是跑中資股的老資格財經記者;前者轉做廣告部寫手,後者則轉型當廣告部銷售。二人轉職各有前因,但無論如何,結果是白白浪費了兩位資深從業員的傳媒經驗。擁抱新時代帶來的陣痛,還要持續多久呢?
侯聯貴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