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據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國際金融市場分析小組昨日發表《2006年國際金融市場報告》,指中國為穩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下可兌換,將逐步擴大境外參與者對中國金融市場的參與,包括增加外資可參與交易的市場品種;推動國際機構以外的其他境外機構在內地發行人民幣標價債券及其他證券類產品;為紅籌股公司到境內市場籌資創造條件,並允許境外參與者在內地融資後將所集資金額購滙出境。
穩步推進人民幣兌換
報告又稱,中國將視乎條件成熟程度,逐步擴大外資參與中國金融市場的範圍,並逐步放寬境外資本進入中國金融市場的資格限制,增加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額度,境內產品將採取以人民幣標價為主的做法,既可方便外資參與人民幣產品交易,亦可增強境內人民幣市場與國際金融市場的聯繫,擴大中國金融市場的國際影響。
另外,報告指中國將發展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促進國內儲蓄轉化為投資,減少對國外資金的依賴,進一步放寬企業和個人持滙用滙限制,便利其境內外資產選擇多元化,完善及擴大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制度、數量及投資額度,逐步放寬機構和個人投資境外金融市場的規模及品種等限制,研究內地基金公司到境外募集資金投資於內地市場等新業務。
擴大QDII額度
總理溫家寶稱,中國對外投資時間還短,十分缺乏經驗;現在非金融類的對外投資,截至去年底只有893億美元,按年增160億美元。他又指中國外滙儲備中,雖然美元資產佔多數,但組建外儲的投資公司,開展對外投資將不會影響美元資產。
人民幣昨創滙改以來新高,兌美元收報7.7360,較前日收市升80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