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吳宇森

超越吳宇森

由攝影師到國際名導,劉偉強的綽號叫「好命強」,是文雋取的,他自言是「畸形」電影人,當年沒有王晶的催生成長,三級片、古裝片等甚麼戲都拍,未必能有今天的成功。繼吳宇森和李安等導演後進軍荷李活,劉偉強入鄉隨俗,首要是做好心理調節,撇除香港導演主導的慣例,適應美國由監製主導的環境,他執導的西片《TheFlock》也因此被投資方動了刀,在他完成作品後再剪接,單看事情表面,很容易有劉偉強被拆招牌的誤解。

荷李活講民主

劉偉強解釋當初簽約時訂明自己擁有兩個剪片權,投資方有權作最後重剪,不過最後批准權仍屬他所有。他說:「呢啲美國嘅制度係權力嘅象徵,唔係保障,監製由搵劇本搵投資搵導演,成個故事發生都係由佢搞出嚟,佢哋都要保護監製嘅權力,而且關係到好多投資者同保險公司,所以大家都揸住劇本做人,到最終拍晒部戲出嚟,同原先劇本變化係好少㗎。今次情況唔係我想改嘢,係對方想加啲色情暴力,反而係我唔想加。」
香港拍戲導演話事,荷李活則是各單位都可根據自己利益有發言權,劉偉強說:「民主係好啲,但仲有好多政治因素同外在因素,會變假民主!」名導拍出來的作品要被人動刀,予人拆招牌感覺?劉偉強說:「係你哋講啫,有啲人會睇得好嚴重,食得鹹魚抵得渴,我睇得好開,人哋嘅制度咁耐都係咁,自由度唔係冇,你可以揀takeitorleaveit。有啲嘢要一步一步爭取。」

美酬勞十級跳

多少電影人對荷李活趨之若鶩,除了名聲外,當然是錢作怪,據悉劉偉強在香港拍一部戲收三百萬港元,在美國也是三百萬,不過是收美金,另加世界分紅,他也大讚:「美國分紅制度好健全,香港呢,最近《無間道》都有分紅,以前《古惑仔》都分到啲,《風雲》就冇,我當然可以追啦,諗住佢哋自己識做,擺明就唔識做囉,其實𠵱家好啲啦,好多公司都上市,條數要清楚。」

進軍內地市場

拍完《TheFlock》,劉偉強對荷李活的體會較深,他說:「去荷李活係一條艱難嘅路,唔係去就發達,吳宇森同我講,應該一個人去試探咗先,唔係死咗點算呀?咪冇嘢撈,要有個安全網,嗰度唔掂,返香港都仲有得拍。你話帶隊人去做,我覺得不如喺美國搵啲資金返嚟香港拍最實際,一個人適應比一班人適應好,忍都係一個人忍,有乜唔妥咪執包袱囉。」
現在,劉偉強的心願是拍一部《成吉思汗》,吳宇森拍《赤壁》有八千萬美元(約6.2億元)的投資,劉偉強目標更大,他說:「我要有一億、二億美金以上,唔係咁難㗎咋,有決心就得,賺唔賺得番?梗得,3年後內地會多三倍戲院,𠵱家每個月都有一百間新戲院啦,大家都對呢個市場虎視眈眈。」
攝影:陳偉權 協力:陳月媚、陳慧安

劉偉強雖已躋身國際名導之列,但言談仍保持一貫親切,笑容不時掛臉上。

吳宇森(左)獲投資8,000萬美元開拍《赤壁》,正進軍荷李活的劉偉強,目標是籌逾億美金開拍《成吉思汗》。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