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已成了不爭事實,為免城市陸沉、千萬人流離失所的電影情節成真,八國集團(G8)和中國、巴西、印度、墨西哥及南非的環境部長昨天同意尋求方法阻止全球暖化對物種和經濟的威脅。維珍老闆布蘭信(RichardBranson)懸賞2,500萬美元(1.95億港元),鼓勵研發新技術削減二氧化碳外,有科學家更提出了一些迹近瘋狂的新意念,如製造人工火山、巨型太陽傘等。
鐵粉吸二氧化碳
美國加州Planktos公司,想出在海洋灑鐵粉,建構一道天然浮游生物和海藻屏障。該公司上周派船到太平洋,準備卸下50噸鐵粉,希望種出大量海藻,將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吸走。據稱,每噸鐵粉可吸走10萬噸二氧化碳。鐵粉進入海水,會加速海藻在內的浮游生物成長,透過光合作用,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吸入海底。這些海藻越厚越多,越能吸取二氧化碳。但專家警告,灑下大量鐵粉會令海底和海面溫度出現重大變化,嚴重影響海洋生態。
人造火山降氣溫
16年前,菲律賓皮納圖博火山(MountPinatubo)爆發,數以千噸硫酸鹽(sulfate)飛上天空。厚厚的硫酸鹽懸浮微粒,將部份陽光反射回高層大氣,阻隔熱力傳到地面,令那年全球氣溫平均下降0.5℃。
科學家靈機一觸,想出用飛機、大炮和氣球將硫酸鹽射到空中,將陽光反射回高層大氣層,製造一個火山爆發效果,地球就可以涼快一些。但這個技術成本高,副作用是進一步破壞臭氧層,既沒有減少二氧化碳,又增加了海水酸度,損害海洋生物,尤其是珊瑚。
「太陽傘」擋陽光
只要陽光少了,氣溫就不會上升得太快,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天文學家安杰爾(RogerAngel)建議,在太空興建巨型「太陽傘」,阻隔部份陽光直射地球,可望減少吸收2%陽光。構思中「太陽傘」是一個網狀支杆,由六塊可調校角度的巨型鏡片組成,直徑2,000公里,置於距離地球150萬公里高的太空,將陽光反射開去。但建造「太陽傘」的費用高得驚人,未來30年估計至少要花40,000億美元(312,000億港元),並且需要極高科技水平才能做到,難度跟派人登陸火星一樣高。
「人工樹」空氣過濾器
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拉克納(KlausLackner)10年前發明了一個空氣過濾器,利用化學吸收器如樹木般抽取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然後將二氧化碳壓縮成液體或壓縮氣體,才將它們棄置。這種空氣過濾器外形酷似手機發射塔,高61米,上面布滿10萬個過濾器。
但拉克納承認,處理棄置的二氧化碳的成本高昂,最可行方法是將它們埋藏在地下或海洋。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