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社會經濟發展得很快,特別是在江南地區,一部份人先富起來,便有文人雅士在物質富裕的基礎上,發揚「小資情調」,講究吃喝玩樂,而且是高品味的吃喝玩樂,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件小事中尋找風雅的樂趣。文徵明的曾孫文震亨寫過一本《長物志》,就是追求此中情趣的高手。現代的「小資」信徒,喜愛此調的雅痞都應該讀讀這本書,才知道什麼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明朝人講究日常起居,講究傢具,講究喝茶,其實是在小處注意每一個細節,讓整體環境的美感不存在瑕疵,不容許一丁點齷齪或污穢破壞了整體的風雅。說的俗一點,就是不容許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有時看到現代小資人士,打扮入時,從頭到腳都是歐洲名牌,走出五星酒店光鮮照人,卻「噗」地一聲,向馬路上吐了一口痰,讓人感嘆世風日下,風雅不再。
想要體會古人講的風雅氛圍,不妨看看許次紓《茶疏》說喝茶的場合與禁忌。他說以下的場合才適合飲茶:
心手閒適。披詠疲倦。意緒棼亂。聽歌聞曲。歌羅曲終。杜門避事。鼓琴看畫。夜深共語。明窗淨几。洞房阿閣。賓主款狎。佳客小姬。訪友初歸。風日晴和。輕陰微雨。小橋畫舫。茂林修竹。課花責鳥。荷亭避暑。小院焚香。酒闌人散。兒輩齋館。清幽寺觀。名泉怪石。
什麼意思呢?就是可以引發詩情畫意聯想的情景,飲茶其中,才有情趣,才有藝術意境的感受。
禁忌分兩種,「不宜用」是直接破壞情趣與意境的器具或人物:
惡水。敝器。銅匙。銅銚。木桶。柴薪。麩炭。粗童。惡婢。不潔巾帨。各色果實香藥。
「不宜近」的是間接影響環境的事物與空間:
陰室。廚房。市喧。小兒啼。野性人。童奴相閧。酷熱齋舍。
許次紓對身邊細節的注意,基本上是從個人心境會不會受環境影響或干擾出發,目的是營造一種適合平和閒適心情的整體氛圍,如此飲茶,才能體會喝茶的樂趣可以上昇到高雅的境界,才是風雅品味。
不知道現代追求品味的小資人士,是否可以從許次紓對細節的挑剔中得到啓發,提高品位?不過,首要條件還得讀點古書,讀得通古文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