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樹皮其貌不揚,但卻能分解污水中九成臭味﹗沙田污水處理廠昨起一連兩天舉行開放日,讓市民近距離看一看、嗅一嗅25萬立方米來自沙田及馬鞍山區的污水。
污水處理廠廠長崔偉誠昨表示,預計未來10年內污水處理廠每日處理的污水會增至30多萬立方米,氣味問題或會惡化,於是去年委託顧問公司及理工大學進行氣味研究,建議一系列長遠措施,如全面覆蓋入水口及加裝通風設施等。
千萬除臭器8月完工
渠務署設計拓展科污水工程高級工程師簡炎輝指,自03年起,沙田污水廠已在引水槽鋪上樹皮,質地較濕的樹皮成為微生物溫床,微生物在有氧狀態下,能分解臭味;今年八月將推出效用更高的長遠氣味紓緩措施,署方會以1,000萬元建造生物滴濾除臭器。他稱,微生物會依附在除臭器內的惰性媒體如塑膠上生長,形成一層生物薄膜,臭味會被吸入生物薄膜,分解高達99.5%的臭味,工程於明年8月竣工。
崔偉誠又說,預計於09年底引入紫外光消毒系統,每毫升污水的大腸桿菌含量會由10萬單位降至低於10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