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時器 - 陶傑

計時器 - 陶傑

特首辯論,不許鼓掌之外,這次又出了新花樣,兩人各有一個計時器,只限答問兩分鐘,其餘跟進問題,各准三十秒。
還沒說到一半,「叮叮」之聲大作,對於說話的人,是很大的不敬。這是中學辯論的要求,必須長話短說,不許嚕囌。
然而對於天才演說家,是不須要這一聲「叮叮」的,開口之前,腦子已經有腹稿結構,從哪裏開始,到何處轉合,結語如何高潮,繞樑三日,猶有餘音。腦子的轉數要夠快,約莫兩分鐘自然就會打住。就像一個成人,不須要再戴一塊「口水肩」咀嚼食物,他控制得住唾液的。
辯論會場擺設一副鈴子,是假設說話的人不知自制。眼前的螢幕不停在閃動着計時器,一場虎視眈眈的聽眾在前,更教說話的人覺得後有追兵。一個天才的雄辯家,根本不需要鈴子,口舌笨拙的人,給他設計時器,他更手忙腳亂。在中學裏,辯論比賽的第一課,應該從「眼前無鈴,心中有計時器」學起。
有沒有出席過社團的座談會?輪到觀眾發問,總會有一兩位神經質人士,抓住咪高峯不放。他跟講者有心別苗頭,發表一通偉論。或許是多年他老兄埋頭鑽研的一套理論,平時無處宣發,只有在提問時僭奪大會的公眾時間來公布他的論文。直到主持打斷他的話,滿座響起大快人心的掌聲。
因為社會有太多鬱結,有許多覺得懷才不遇的寒士。抓住一隻咪高峯立時人來瘋,也不管有沒有人聆聽,嘰哩呱啦的向空氣發洩,病情嚴重的,要由孔武有力的尼泊爾保安員把這位不快樂的民間演說家請出場。
這就是特首辯論,各設一個鈴聲計時器的原因。邱吉爾和希特拉演講,不需要這副勞什子。天才的演說家能把聽眾擺弄得如醉如癡,只嫌聽得不夠。哪裏會嫌「長氣」。看見這副東西,一位強人會喝令主持:把它撤掉,我不是中學生,不要這個,我不會冗長,絕不超時,只會令各位嫌短。單這副氣勢就夠蓋的。
一場激盪的做愛,會計時嗎?請女人試一試:下次在牀邊也放上一個,叫他一面Do,一面看着倒數,限那個男人在鈴聲響起前,不准高潮,他偏偏會早洩。
人生總是充滿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