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回憶舊物 - 左丁山

共同回憶舊物 - 左丁山

房屋Y與傳媒吃午飯,講起「集體回憶」,有好多古仔講。人哋講「集體回憶」,左丁山就聽陳雲講,用「共同回憶」代替之。
「共同回憶」對退休人士嚟講,既深且長,唔似一啲三十歲人士講「共同回憶」,只講到二、三十年。房屋Y講起大坑勵德邨,話有唔少人睇到眼甘甘,視之為風涼水冷、擁有無敵海景之豪宅靚地,其實喺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期,勵德邨所在地係一片荒山,冇路到,附近有唔少僭建木屋,環境極差,冇人鍾意住在附近。勵德邨起好之後,冇公共交通,居民要行樓梯落山,再行去大坑附近嘅電車站,起碼半個鐘頭。落山容易上山難。主婦買餸與買雜物之後,行番上山,都唔知幾辛苦。三十幾年後,人人話勵德邨風景好,羨慕不已,要回憶吓三十幾年前嘅苦況先至公道。
房屋Y又講到舊時蘭桂坊係手動印刷卡片及簡單洋行文件、單張嘅地方,有好多手用印刷機,後來因為發展成旅遊區、酒吧區,加上科技進步,呢啲手印機已經完全淘汰晒,三十零歲之人完全唔識。點知碰啱免費報老總L嘅老父係做呢行嘅,老總L話:「我細個嘅時候,識得操作手用機㗎。」房屋Y問,舊時報紙「黑手黨」已經唔見晒,但啲鉛版字粒,老印刷機究竟去晒邊呀?大家有冇共同回憶?此言一出,大家口啞啞。左丁山開玩笑:「報紙鍾意刊登文章,鼓吹共同回憶啫。但報紙往往喜新忘舊,當啲老嘢out晒,視之為追唔上時代節拍,報紙自己就全無共同回憶嘅,邊度肯花錢嚟保留舊機器吖!」

香港嘅博物館其實應該收藏一啲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桌上電腦未發明之前嘅古老工業製品,例如字粒、塑膠啤機、車衣機、手印機、第一代收銀機等等,畀香港後代睇吓,上一代人如何憑藉簡單用具討生活。講講吓,左丁山好後悔老早丟棄咗第一代大哥大電話手機,如果留番喺屋企,當擺設都會有下一代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