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問候選人<br>有冇勇氣搞公投? - 王兼揚

再問候選人
有冇勇氣搞公投? - 王兼揚

過去兩周,泛民和陳方安生的核心小組,分別發表了兩個政改方案。再加上梁家傑政綱的政改部份,和社會民主連線支持(雖未見具體內容)的「全面毫無保留開放雙普選」,單單是這幾個被籠統標籤為「民主派」裏各門各黨,在政制發展問題上明顯未有共識。
另一邊廂,民建聯和自由黨,尚未提出自己的政改方案,但對陳方安生和泛民方案,就批得一文不值。一眾港區人大代表和京官,也紛紛表態反對及出言諷刺。這一路人物向來在政制問題上的想法與民主派南轅北轍,有朝一日這邊陣營拋出任何方案,泛民接受的機會相信微乎其微。曾先生的政綱也清楚指出,在特首選舉上或較易得到「共識」(雖然從這兩周的觀察,連這點也是疑問),但關於取消立法會功能組別,在去年11月的策發會上,就算泛聯盟和自由黨也明顯意見分歧。

應解決政制死結

曾特首說,不要緊,所有意見都會交策發會討論,再作公眾諮詢,自會把分歧的意見歸納達至共識,然後會把「共識」方案提交北京。
策發會成員是由政府邀請的各路人馬,沒有民意授權,先天就是缺乏代表性、欠公信力的「口水會」。至於政府主導的諮詢,讀者心目中的代表作是那個例子?23條?西九?GST?坦白說,近年市民對諮詢的信心大打折扣,時而諮詢文件鋪陳資料方法明顯欠缺客觀,有時政府又會以獨特方式統計「支持」與「反對」,令人擔心最終政府只會藉諮詢為名「代表」市民下決定。
世界上很多先進國家,遇上社會上的重大意見分歧時,唯一能令所有公民「心甘命抵」達到共識,就是全民投票。由策發會加上學界和輿論,辯論各種方案的長短,在過程中提高市民對不同方案的認識,最後以公投方式,以三選一或四選一決定「全民共識方案」,提交北京審批,不失為理想方法。
當然,筆者肯定一些政黨會大力反對此建議,我只希望選民們記下這一筆,日後在投票站「報答」有關黨派。
王兼揚@三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