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搜尋器竊取他人電郵密碼<br>開設假網站圖騙財女生受懲

用搜尋器竊取他人電郵密碼
開設假網站圖騙財女生受懲

【本報訊】理大女學生藉偷信及網上搜尋器竊取他人的電郵及密碼,又製作假網站,企圖騙取網上行寬頻用戶的電郵地址及密碼,更膽敢在電訊管理局當暑期工時,於辦公室公然發放「釣魚電郵」引人上當。女生昨日於東區裁判法院承認盜竊及不誠實取用電腦八項罪,裁判官嚴斥女生的行為侵害別人私生活,鑑於她仍在求學,判監禁六個月,緩刑兩年執行。記者:楊家樂

案件主管高級督察陳志勇庭外透露,今次為本港首宗利用假網站意圖進行詐騙的成功檢控案件,被告於不同地方利用盜取得來的電郵地址,發放「釣魚電郵」,企圖掩飾身份。

官指被告愛操縱別人

有兩個案底的被告程利美25歲,為理工大學工商業管理學位課程學生,曾在電訊管理局當暑期工。裁判官指被告非常聰明,擁有社會經驗,學歷高,沒可能幼稚得不知道所犯罪行的嚴重。裁判官認為被告喜愛操縱別人,利用本身知識騎劫別人的網上身份甚至公司網站,雖然現今互聯網無遠弗屆,很多人以為可拉近彼此關係,但本案卻令人醒覺互聯網並不安全甚至充滿危機,用戶稍一不慎便會被隱身幕後的人所利用。
案情指出,被告於01年盜取補習學生弟弟的信件,得知事主的網上行寬頻上網服務用戶名稱、密碼及身份證號碼後,致電網上行訛稱自己是用戶,忘記密碼,遂獲發一組新的電郵地址及密碼。被告又於瀏覽網頁時,發現一名網上行用戶的電郵地址及密碼,查閱其電郵發現可憑積分換取網路攝影機,遂順手牽羊。
至06年,被告重施故技,偷去另一名補習學生母親的電郵地址及密碼,用以申請一個額外電郵及多媒體增值服務。被告先從網上行網站下載網頁稍作修改,放在一個設於美國的伺服器製成假網站,然後於電訊管理局辦公室及咖啡店等地方,利用涉案額外電郵,發信給17名用戶,要求對方透過假網站提供用戶名稱及密碼,否則會刪除其戶口,但沒人上當,此外,有事主發現無端遭多收服務費,揭發事件。

網上行稱保安已足夠

被告被捕後向警方稱,自己只是想測試是否可成功取得別人的密碼,以及享受網上行的多媒體內容。
被人偽冒網頁的電訊公司網上行發言人不肯評論有關個案,只強調公司有足夠的防密及保安措施,又呼籲用戶要不時更改個人密碼,減低被人盜用密碼的風險。案件編號:ESCC107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