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 鶴 - 葉念琛

紙 鶴 - 葉念琛

讀已故女作家向田邦子的一篇散文「被踩扁的紙鶴」。
作者在文章中憶述小時候是一個乖巧獨立的好孩子,不須別人操心照顧,反而更主動熱心助人。小學上勞作課,有一天的功課是「摺紙鶴」。從前祖母已經教過她怎樣摺紙鶴,於是在課堂上不禁沾沾自喜,一臉悠然。向田邦子看見隔鄰的同學因為不會摺,或是搞不清摺法,有些甚至焦急慌張得放聲大哭起來……見義勇為的她,竟主動上前幫忙替其他同學摺紙鶴,結果,當她差不多替半班同學都完成紙鶴的時候,老師也在此時宣佈:「摺好的同學請把紙鶴舉起來!」向田邦子赫然發現本已摺好的紙鶴竟又不翼而飛!她四處張看,原來紙鶴不知何時卻掉在地上,還被人踩扁了。
向田邦子連忙拾起還有又髒又黑的波紋狀鞋印的紙鶴,欲哭無淚,想再摺一隻新的又已經沒有時間。最後,全班只有她一人沒有摺好紙鶴!
向田邦子這段童年往事,一直深深烙印在她腦海中,揮之不去。她長大後,不改的還是那熱心和好心,但有時候,太主動,太自給自足,不需別人相助的性格未必是一件好事。身邊很多朋友,喜歡幫助別人,其他朋友遇上困難,總是兩囗插刀,義不容辭。朋友堅強的性格,讓人容易覺得甚麼難題落在手上也能迎刃而解。問題是強者的戲路演得太久,總會有心有不甘,力有不逮的時候。奈何戲演了下去又不能隨便更改戲目,習慣享受被人倚靠、稱讚和崇拜的飄飄然,到頭來又不欲去乞求旁人的憐憫和同情了。
所以,你以為愈是能幹愈是聰明的朋友,遇上挫折和失敗的時候,往往更是傷痕纍纍。向田邦子在散文的尾段說得好:「忙着去幫忙別人,等到回過神來,才發現自己的紙鶴不見了……」,「紙鶴」是對自己的了解,你以為它永遠都在,偏偏最容易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