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沒有再出現出售物業收益,及減值準備回撥,但受惠於非利息收益大幅增長,以及佔聯營公司溢利達1.3億元的貢獻,中信集團旗下中信國際金融(183)去年純利仍增長2.1%至11.26億元,高於證券界預測。派末期息每股5.6仙,全年共派息13.3仙,派息率50.3%,與05年相若。
【本報訊】中信國金去年底獲批准入股姊妹行中信銀行15.17%權益,身兼中信集團及中信國金董事長孔丹表示,今年起將透過股本入賬,按所持股權比例攤佔中信銀行盈利,並反映於中信國金損益賬上。分析員認為,除了核心收益的中信嘉華銀行繼續增長外,日後中信國金聯營公司溢利貢獻將增,故前景看好。中信國金昨收報6.07元,升1.51%。
中信銀行的上市籌備正密鑼緊鼓,消息稱,將於下周四進行港交所(388)上市聆訊,而上市委員關注由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持有的4.83%中信銀行股份,會否被視作公眾持股量,抑或視作非公眾持股量。《道瓊斯》引述消息說,上市委員亦會試圖確定,中信的A股及H股是否同價招股。
對於近期股市波動,會否影響上市定價,孔丹只回應說,上市工作「密鑼緊鼓」進行,並按監管機構要求推進,定價等敏感資料拒作評論,但他對上市及內地經濟發展仍有信心。儘管資本市場資金過盛,對供求關係作出一些調整,惟相信投資者會理性對待,他期望「定價可以健康穩定」。
至於是否繼續按A+H股同步同價方式上市,他說參照工商銀行(1398)模式的想法,現仍無意改變。
中信泰富(267)主席榮智健稱,因他亦是中信集團常務董事,若認購中信銀行新股,會被視為關連交易,故中信泰富不擬認購其新股,現時亦無意出售所持中信資本股權。
中信嘉銀純利跌12.3%
對於BBVA已完成首階段入股中信國金及中信銀行,孔丹說,正進行第2階段磋商,稍後會外聘財務官,就轉讓BBVA約210億元區內企業銀行資產作盡職審查,具體溢價及最終交易方式仍須研究。
業績方面,中信國金的核心盈利來自中信嘉銀,因出售原有華人銀行物業的會計影響,去年純利跌12.3%至9.18億元。中信國金董事總經理陳許多琳表示,綜合入賬後,該行純利應為10.13億元,非利息收益佔總收益比率,今年仍達5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