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脹升2.7%偏高

中國通脹升2.7%偏高

【本報訊】國家統計局昨公布2月份通脹數字,消費物價指數(CPI)較去年同期升2.7%,較證券界預測的2.9%略低,但仍接近去年12月官方認為偏高的2.8%水平,觸發市場對加息的憂慮,滬深綜指早段曾受影響,分別下挫0.77%及0.07%,及後在中信證券、中型銀行股及特別處理(ST)股帶動下收復失地,滬綜指連升6日,收2964.79,升9.88(0.33%),深綜收778.2,升8.27(1.07%),兩地A、B股總成交1363億元人民幣。
與前日公布的2月全國工業品出廠價(按年增2.6%)一樣,拉升2月CPI的是食品及糧食,按年分別增6%及6.8%,房租按年亦增4.4%,依次較1月升幅高出1、0.1及0.4個百分點。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昨在兩會會場被問到如何看待2月CPI時表示,中國這幾個月的通賬增幅是快了一些,人行這兩天會對新數據作出研究。

建議放寬漲跌幅限制

滙豐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指出,首2個月CPI平均增幅2.5%,仍低於人行全年3%目標,預期人行不會因為食品價格拉動的CPI而急於加息。
另外,商務部公布,2月份外商直接投資金額持續回落至45.34億美元,但按年仍增13.04%,而1月及去年12月分別為51.75億美元及152.1億美元。人民幣兌美元滙價昨日則回升,收報7.7430,升90點子。
昨日內地股市回穩,主要受到上海證券交易所新一代交易系統項目組及國泰君安證券衍生產品部的研究報告所刺激。該報告建議逐步推出多項改革措施,包括放寬股票漲跌幅度限制,由目前每日10%擴闊至20%;取消目前普通股票與ST股份(連續2年虧損,或最近一個經審核財政年每股資產淨值低於股票面值)的差異化漲跌幅(分別為10%及5%)限制;容許上證50指數成份股及上證180指數成份股拋空,其他股份不准拋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