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未能打破近期賣地佳、股市跌的魔咒。恒指前日急升後,昨午賣地期間急插190點,及後重上19300,收報19333.14,跌109.28(0.56%),即月期指低水127點。主板成交縮減至422.95億元,為今個月低位。
【本報訊】中移動(941)再成跌市元兇,收低1.65%至68.75元,推低恒指52點。滙控(005)跌0.4元至137.1元。H股指數連升5天後終回吐83點(0.90%),收報9268.84。五行三保全線下滑,兩隻恒指新貴國壽(2628)跌1.83%收21.45元,工行(1398)收4.36元跌1.58%。
本周料19200至19500橫行
恒指近期走勢梅花間竹(一日升,一日跌),信誠證券聯席董事連敬涵稱預期,大市已進入拉鋸局面,本周料在19200至19500間橫行,直至下周中移動及長和系公布業績後,始見明朗方向。新鴻基金融策略師彭偉新表示,港股在100天線呈極大阻力,加上成交明顯轉弱,散戶轉炒細價股,形成升市動力不足,跌市亦未見大沽壓,周內難有突破性發展。
值得留意是,港股三大隱憂(日圓套息交易、美國次級按揭惡化及資金外流)有重燃迹象。圓滙昨晚急升1日圓至116.6,本港時間昨晚11時,歐洲三大指數回軟約0.3至0.6%,美股道指則跌50點。而前晚美國第二大次級按揭公司NewCentury表示,未有足夠現金還款,在瀕臨清盤下股價急瀉48%,危機似直捲全美金融機構,在當地從事同類業務的滙控亦受拖累。
另外,資金繼續有外流迹象,法巴最新報告顯示,亞洲區連續第二周錄得資金淨流出,上周外資流出金額輕微增至22億美元(約172億港元)。滙豐銀行的基金經理季度調查亦顯示,大中華地區的股票市場於去年第四季,曾經是所有受訪基金經理一致表示會增持的地方,但今年首季已有17%受訪者轉持中立(見表),反映市場預期中國股市急升後將出現調整。
資金流出亞洲增至172億
滙豐銀行亞太區個人理財業務財富管理業務主管李錦榮說,今年2月底出現的調整,印證了基金經理首季對大中華地區股票的看法;他估計,基金經理對大中華區股票「增持」比重下降,「中性」比重上升,背後的策略可能是把部份投資於大中華區股票的資金,抽調到其他地區(例如亞太區,新興市場);另一策略可能是減持大中華區的高風險股票、但增持低風險的股票;不過,整體而言仍然主要增持大中華地區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