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商界自願參與的「工資保障運動」推行只數個月,政府在最低工資立法問題上有所動作。經濟發展及勞工局決定,由即日起的未來20個月開始着手為最低工資立法展開準備工作,包括擬定條例草案內容及釐定法定最低工資水平等,以便一旦證實工資保障運動成效不彰,可於明年10月後落實在清潔及保安行業推行最低工資。記者:盧文烈 譚暉
特首去年發表施政報告時表明,政府會在清潔及保安兩個行業推行工資保障運動,兩年後進行全面檢討,若顯示運動成效不彰,政府會着手在該兩個行業落實最低工資。為確保一旦以自願遵從的方式最終不能收效,可盡早立法訂定最低工資,政府決定為上述行業展開立法訂定最低工資的準備工作。
內容涵蓋7個範疇
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明日開會討論最低工資立法問題,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向委員會提交的文件指出,由現時至明年10月政府會就立法最低工資進行部署,準備工作涵蓋七個範疇,包括擬定條例草案內容、清潔工及保安員的定義、法定最低工資的定義、釐定及調整最低工資水平的機制。
局方重申,有關前期準備工作不會影響政府未來20個月推行工資保障運動的整體部署,也希望各界不會因此有先入為主的看法。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常任秘書長張建宗昨出席勞工界新春酒會時表示,政府一方面推行工資保障運動,另一方面為最低工資立法進行部署,是「兩條腿走路」,政府暫無任何立場。
職工盟立法會議員李卓人認為,政府高調提出為最低工資立法進行前期工作,目的是要「兇」商界,「可能政府睇到個運動唔係好掂,所以搞啲嘢等多啲商界響應。」勞工顧問委員會勞方委員吳慧儀表示,政府當務之急是就何謂成效不彰訂立標準,以免日後「口同鼻拗」。但勞顧會資方委員尹德勝指運動推行不足半年,政府便着手準備立法工作,明顯「急咗啲」,希望政府沒有既定立場。
民間爭取最低工資聯盟昨到酒會會場外抗議特首曾蔭權拖延立法,但原訂出席酒會的特首基於保安理由臨時「甩底」。
最低工資立法七大準備範疇
1.清潔工人及保安員在法例內的定義
2.是否應為弱勢社群制訂特別措施;若然,應制訂何種措施
3.法定最低工資的定義
4.釐定及調整最低工資水平的機制
5.有關實施法定最低工資的執法及罰則
6.根據工資保障運動的實際經驗及其他地區的良好做法,制訂在清潔及保安服務業推行最低工資的實施方法
7.條例草案的內容
資料來源:立法會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