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荃灣麗城花園恒生銀行劫殺案,巴籍護衞員身中兩槍後,仍一度欲舉槍向賊人射擊,但遭賊人閃到身後,轟爆頭顱死亡,軍火專家昨證實,護衞員的確已將子彈上膛,惟保險掣未扳開,故並非一扣扳機已能射出子彈,至於護衞員是否趕不及扳開保險掣,則不得而知。
巴籍護衞員KhanZafarIqbal(31歲)於01年12月5日中午在涉案恒生銀行當值時,遇上蒙頭持槍賊人入內打劫,目擊者指賊人要求Khan扔低長槍,但Khan沒反應,結果遭連轟兩槍。
不過,Khan並未倒下,欲開槍射擊賊人,當時已跳上櫃枱的賊人,立刻回身衝向Khan,閃到其身後,將他㩒低,再向他後腦近距離打了一槍,Khan才應聲倒地。
法醫官劉明輝昨供稱,從Khan身上的槍傷估計,Khan最初是腹部及手腕中槍,因不致命,故仍能上膛及企圖開槍,但頭部一槍穿透大腦,嚴重破壞腦組織,可令人即場死亡,屬致命一槍。
不能即時射出子彈
劉明輝又詳述Khan的中彈情況,指腹部一槍由左方射入,右邊腰側出,射穿大腸,令糞便滲入腹腔,惟若經外科治療,仍可救回一命;至於手腕則有兩處傷口,包括一處瘀傷及一道如深坑的裂傷,相信瘀傷是子彈擊中Khan的手錶間接造成,裂傷則可能是手錶碎及子彈碎拖爛手腕肉造成,亦可能出於腹部一槍。
已退休的高級軍械法證主任蔡偉兒則作供稱,手腕的裂傷不似子彈直接造成,相信出於手錶碎片,又提及檢查Khan的雷明燈散彈槍時,發現槍膛內有一粒子彈,子彈匣有兩粒,惟因未扳開保險掣,並非一扳扣機已能射出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