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豐發展及信和置業(083)前日高價摘下兩幅大埔白石角地皮,有分析員認為發展商正冒上低利潤甚至蝕本風險。業界則指,發展商之間合作投地,實有分擔風險之效。
摩根大通則稱,兩幅土地合併發展及加上所得的環保樓面,每方呎樓面地價雖降至4450元,但將來賣價就算達每方呎7200元,項目的邊際利潤也只15%。因此,只可待未來樓價上升,及發展高檔住宅才可有理想利潤。
美林證券研究報告認為,3幅地皮成交價均不可作為日後市場指標,皆因競投者都屬大好友,其中信置更是一向在拍賣場上勇於出價的一員。該行指出,以現時市場價格,南豐及信和等投得的白石角A及C地盤項目,估計邊際利潤分別為負4%及8%,顯示發展商收益將視乎未來樓價走勢。假設未來兩年樓價上升15%,兩項目邊際利潤也只約10%及20%,仍較現時一般物業發展的30至40%為低。但美林認為,樓價今明兩年只可各上升6%及8%,亦是最能符合目前的經濟環境,及市民可負擔的樓價升幅。
合作發展可分散風險
測量師學會會長陳旭明認為,當購買如此大型地皮,涉資數十至百億元投資,發展商為分散風險,尋求合作夥伴無可厚非。他認為白石角地皮,以現樓價計算,雖存風險但有薄利。
測量師蘇振顯稱,現時發展商承受的地價風險並不算低,然現時仍未致高峯,但有合作夥伴可分擔風險。
嘉華國際(173)董事總經理呂耀華說:「成本(指地皮)係高,但係咪到頂,我點知將來發生乜事」,地產項目發展周期長達5至6年,地價高低要視乎整體經濟而定,現時說過高,未免杞人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