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 口 - 李怡

粗 口 - 李怡

無綫在廣管局的壓力下轉軚,原本足本播放的《秋天的童話》,前天凌晨播放時,刪去了兩句粗口。《秋天的童話》導演張婉婷對此表示感到混亂,她希望廣管局認真檢討粗口的定義,以及禁播粗口的守則有否與時並進。
在我看來,非但不是與時並進,而且比之過去、比之泛道德的中國大陸,還有不如。
記得我十三、四歲時,看過中國大陸的一部電影《我這一輩子》。電影大約是建國前開拍,但卻在建國後完成,並在內地各大城市放映。香港也放映了。這部片由名演員石揮主演,是老舍的原著。主角是一個從軍國時代一直當警察、做到抗戰後國共內戰時期的人物。他一生維持社會秩序,想不到無緣無故地被指為同情向國民黨政權示威的學生,而被投入監牢。在監牢裏,一生安份守己、善良執法的老警察,氣得大罵「我操你媽的祖奶奶」。這句話夠粗了。電影可不是限制級,所以十三、四歲的我也進場了。看了以後這個場面一直徘徊我的腦際,太震撼了。但我不是要學講這句粗話,而是感受到這粗話表現老巡警的爆炸性的憤怒。
中共治下的大陸沒有禁這句話,也沒有限制不准兒童去看。事實上在大陸拍的許多電影、電視劇中,都常出現「他媽的」作為某些粗綫條人物的助語詞。「他媽的」與《秋天的童話》中的「你老母」,意思及表達不是完全一樣嗎?
在單一的文化產品中,是不能對某種現象、某種意見作左右對稱、不偏不倚、四平八穩的表述的。若認為講了同性戀者的意見就是鼓吹同性戀,有了幾句粗話就是鼓勵孩子們講粗話,那就把受眾看得太單純,也把複雜的社會太簡化了。難道我十三、四歲看了《我這一輩子》,從此以後這輩子也就粗話滿嘴了嗎?廣管局諸公的思維,實在太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