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客棧 - 鄧達智

平江客棧 - 鄧達智

跟童老闆說:「住在平江客棧……」
正待努力解說這隱入民居旅店位於平江路旁的鈕家巷,他極快回答知道在甚麼地方。老蘇州人都知道這九曲十八彎老街又有小運河交雜的千年老街所在,就在干將路與臨頓路的東北角。連書也有著作,范小青主編的《古韻今風平江路》記錄這條姑蘇城內著名老街過去人物風雲。
童老闆後來跟我說:平江客棧過去住有六家人,其中一家便是他們童家。他們之前本為明朝方氏大宅,連綿幾進有樓有閣有天井,看那庭前臘梅紅梅吐艷,透露這串老房子有着不尋常歷史。
童說住在那老屋群的歲月不感覺甚麼,反正過去蘇州處處小河流水,人人家中肯定有幾串歷史,反而在環境改善時勢興旺,他們便擇新廈另遷,這平江客棧開業後回來故居看過一次,感覺萬語千言,原來故居可以如此漂亮,無盡典雅。
再美好的人,物,事擺在眼前我們瞄也懶得睜眼皮,待離散了,失落了,甚至是它(他)們革命了現出從前未曾留意的光芒才會得後悔,恨初。
平江路的名字源自平江,是蘇州市中心的古城區,宋代蘇州名店平江。這區保留數百年前民居風景,眼見新加坡工業園區弄得蘇州面貌天翻地覆,有識人士意味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蘇州快要從天堂掉落凡塵,急急將靠近拙政園,獅子林(包括新建貝聿銘蘇州博物館)一節依然充滿「小橋,流水,人家」的平江區規劃下來,為旅遊業也好,為蘇州人的集體回憶也好,為當一名市民應當奉上一份文化歷史責任也好,這區域果然保存下來。在香港絲路旅遊公司改造及管理下來,二千五百平方米的大宅加對街另一所大宅,盡量保留原來一磚一瓦,景物味道更勝昔,成為「平江客棧」,起碼老居民童老闆評語:「比從前勝百倍」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