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四濺 - 邁克

火花四濺 - 邁克

《聖獸舞姬》其實是四段雙人舞加幾段獨舞,之間串上扮即興的棟篤講──我個人覺得多餘,寧願過場熄燈更換情緒。口噏噏是負責編舞的AkramKhan近來的習慣,我剛在巴黎看過他與SidiLarbiCherkaoui合作的《零度》,還有他的傳統印度舞專場《第三編目》,同樣以發聲入舞,揮手踢腳之餘嘰嘰呱呱。原本三緘其口的舞者開金口,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曾經被視為開拓舞台新領域,早就見怪不怪了;艾甘漢滔滔不絕,可能是印度卡塔克舞傳統的影響,一面跳樂隊的說唱者一面演述,舞者繫在足踝的銅鈴嘈嘈切切附和,和西方芭蕾的盡在不言中恰好相反。那是一個熱鬧的世界,教人想起在茶樓飲早茶,開籠叉燒包的香氣不只鑽進鼻孔,還伴着伙記的吆喝震動耳膜,配套構成全面的感官享受。
恐怕是蕭菲紀蓮首次在劇院當着觀眾伸縮喉嚨肌肉,也算耳目一新。有一節她分享學意大利文的樂趣,回憶當日在米蘭圖書館翻閱《花生》,由漫畫書學起。眾多人物之中,她不像一般讀者淨溺愛史諾比,反而認同查里布朗的妹妹莎莉──林懷民為她編的那段令人大失所望的單人舞,好像因利乘便就叫《莎莉》。不提小人書猶自可,一提起禁不住咪咪嘴笑。天地良心,其實她最似的漫畫人物在《花生》找不到,必須往更舊的書堆發掘:《大力水手》那個又高又瘦手長腳長的女朋友OliveOyl!扮吉賽爾或者黑白天鵝不那麼明顯,這回穿上貼身小T恤闊腳長褲,繞着幾乎矮她半個頭的艾甘漢跳上跳下,真的很有菠菜大使紅顏知己的氣質。神奇的是一點也不滑稽,兩個體型那麼不同的人互相磨擦,居然火花四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