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kilish考起你

Pekilish考起你

隨着08年奧運的逼近,外國人看中國,都把焦點聚在北京上。時裝集團Benetton傳播中心Fabrica就看中這個時勢,它旗下的COLORS雜誌今期索性百分百北京製造,找來兩位北京的藝術家進行一個全面的專題創作。其中眾人最關注的一環,就是北京人的英文水準問題:路標、餐牌上,英語繙譯不時令「老外」看得一頭霧水的Pekilish(北京英語)。倘若奧運時仍未改善,恐怕會貽笑大方呢!

記者、部份攝影:梁小朋

a.就算猜得到是「Gentlemen」,女士們會不會向那個方向走,找洗手間?

b.Don't之後的動詞不加「ing」,就算小學程度也不會錯吧?

c.小心地碰頭?用「Mindyourhead」簡單直接。

d.攝於中央電視塔,標語也不忘提醒,寫作「Godowntowerfromhere」。

e.「Donottobreak」,,刪去「to」即可。

張元:學英文贏自信

中國第六代導演張元自85年在北京生活,又在北京電影學院就讀,曾拍成《瘋狂英語》電影。談起《瘋狂英語》,嚴格來說是套紀錄片,講述「瘋狂英語」的始創人李陽如何煽動一群不懂英語的人在街上、運動場上,甚至於長城上高喊英文。「本來不是自己訂下這個題材,反而是李陽看過我拍的MV後主動來找我。李陽這個人很有意思,把英語與演講的技巧集合在一起。」
學習英語不是要跟外國人建立良好關係,而是學好英文就等於可以賺外國人的錢,就是愛國的表現。結果電影中就看到李陽獨創的教學方法,還有其強勁的身體語言:「電影不在於探討他的方法是否真的可成功教懂別人學英文,我們看到的,就是中國人才,從這些手段增強自信心,為學懂英語而自信。」

●MarcoMuller亦有出席《COLORS》的發布會。

08奧運北京人趕上車

《瘋狂英語》拍成已6年,中國在近幾年經濟跨進了一大步同時,張元觀察到北京人英語能力也跟着走:「從前英語在北京沒有太大實際用途,但08奧運漸近,英語成為必要的工具後,很多人也前去學英語。現在不少人都可以說一些簡單英語,書店也可買到英文書。當然,要與香港相比,北京還差很遠。」的確,以記者的觀察,起碼北京市王府井都已經有間著名的外語書店;唱片舖把英文歌手的CD放在最前;電影院,外語電影《翻生侏羅館》也不再硬生生地配成國語版。提起電影,張元就插嘴說:「看電影是一個學習英語的好方法,中國人對外國的了解,從電影中已得到很多,是時候讓外國人也看看中國電影,了解中國的最新情況,不再憑那舊回憶看中國了。」言下之意,或許我們香港人都要放下成見?

●李陽的目標是讓3億人能說流利英語,所以每次開班都有不下數十學生。

Muller:看路標要識普通話

MarcoMuller被譽為中國電影的馬可孛羅,他由04年至今擔任威尼斯電影節的主席,先後令多套中國電影揚威海外,他曾在中國讀書和任教,16歲時已懂得說普通話。他回憶74年時首次到北京的一所大學就讀,在當地的外國人其實不多:「幸好我懂得普通話,當時沒有太多人懂得用英語跟我溝通。」隨着北京社會的發展,北京開始豎立中英雙語路標,但Muller發現當中亦有錯誤:「亦感謝自己懂得普通話和中文,所以自己也像本地人一樣,只看中文的部份。」
其實北京當局早於05年底,已成立專責部門制訂繙譯標準。06年《北京市道路交通標誌英文譯法原則》也編制完成,將街、道、路進行統一,「街」會用上英文縮寫「St」,「路」則是「Rd」,而小街、夾道就會被譯為「Alley」。而「胡同」一詞,當局為了保留北京的文化色彩,則獲豁免,採用漢語拼音「hutong」。但記者所見,除了十字路口交界,那些明顯是新裝上的路牌外,不少舊有的還未移走。 

●遊客區「王府井大街」的「大街」仍是繙譯成「dajie」,難不成外國人要先學普通話才來北京?

●遊客必到的秀水街,售貨員都很主動,單靠「welcome」、「cheaperforyou」兩句英文就逗得遊客開心購物。

即場測試

北京人的英文真的這樣差?記者走訪3位北大學生,以菜式、問候語及國家名共13條題目,結果3位大學生對菜式的繙譯差不多全錯。夫妻肺片或許不是他們常吃的小菜,他們都以為夫妻肺片是豬的肺部(其實是牛雜)。其中宮保雞丁由於廣為外國人認識,故不少餐廳也以拼音繙譯。其實介紹菜餚的口感、主料、味汁與烹調方法是繙譯小菜的技巧之一,若想保留小菜的特色,亦有人會將麻婆豆腐翻譯成MaPobeancurd。以下菜式你估是甚麼?

1.刺穿身體 Piercethebody
2.有皺紋的鐵牛肉Corrugatedironbeef
3.砍那陌生的魚Chopthestrangefish
4.政府強暴雞Governmentabusechicken
5.丈夫及太太的肺部碎片Slicesofhusbandandwife'slungs

答案:
1.刺身Sashimi
2.鐵板牛肉Teppanbeef
3.生魚塊Slicesofrawfish
4.宮保雞丁Sauteedchickencubeswithpeanuts/KungPaochicken
5.夫妻肺片Spicyoxviscera

●這間食肆侍應懂得用英文教老外吃烤鴨的方法。不過一問她其他英文問題,就不懂了。

日本也有很多錯英文

不是刻意地挖苦北京人,其實日本這先進國家,英文水平仍有待改進。Engrish.com網站名Engrish就已經幽了一默。這個網站收集了日本、中國、韓國等地的錯誤英語圖片,包括廣告、產品包裝、店舖招牌等等。而且這個網頁不單是以取笑為樂,亦嘗試探討這個現象,例如網主分析日本人在廣告中用英文,目的未必是為溝通,而是希望將品牌形象提升。另外他又指出日語欠缺「th」與「v」的發音,因而導致錯誤。

網址:www.engrish.com

●應該是1st才對。

更新對北京的感覺

英語的問題外,外國人看北京仍以十數年前的目光:北京是工業城市,單車佔據馬路。最新一期的《COLORS》以北京為主題,兩位Fabrica年輕的中國藝術家陳皎皎和彭楊軍,走遍北京大街小巷,採訪與拍攝,讓人知道北京現在有Punk頭、有性商品店……還有清朝八大親王之一肅親王最小女兒,今年已89歲的愛新覺羅‧顯琦十七格格。貫徹《COLORS》風格,以相片與簡單文字,使人了解北京新文化的崛起。

●二人以陳皎皎(左)的英語較好,不用繙譯也能對答如流,她笑說原因是「中學時用的英文書跟別人不一樣」。

古德明:譯路牌有難度

在香港街道,難以找到錯得離譜的路標。香港英語教育作家古德明讚揚香港的路標和標語都繙譯得很完善,只有個別私下繙譯的標語有少許問題。於是記者揀選了3個北京標語請古德明解釋:「其實繙譯標語很費神費時,單是這三個也要花上一個小時去確定對錯。」若要經過統一和規限化,相信要花上更多時間。

Carefullyfalltotheriver

原譯是「你要小小心心地掉進河裏」,明顯與中文意思不同,介系詞「to」也用錯了。「小心墮河」可譯做「Becarefuloryouwillfallintowater」,但告示一般不會這樣寫。若要寫成告示,可作「Don'tgettooclosetotheriver」。

Lovingyouislikethecutemouseloverice

直譯是「『愛你』這回事,就像那伶俐老鼠愛大米」,而不是「我愛你就像老鼠愛大米一樣」。句子文法不對:「lovingyou」是動名詞,故「islike」之後也應用動名詞或是名詞,不可用子句(clause)「thecutemouseloverice」。另外「love」也應改為「loves」。全句應譯成「Iloveyouasamouselovesrice」。

Thosewhoarenotandtheroundsmanarenotallowedtoenterthebuilding

原譯完全不知所謂,「Roundsman」一般指「送貨員」,你要人家送貨,為甚麼不許人家入內?Thosewhoarenot即解作「不是……的人」,究竟是指誰人?Roundsman是單數,前後不吻合。全句應譯成「Noadmittancetosalespersonsandsloppilydressed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