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量捕捉 20種石斑受威脅西星斑、豹星斑面臨滅絕危機

過量捕捉 20種石斑受威脅
西星斑、豹星斑面臨滅絕危機

【本報訊】「啖啖肉」的石斑令港人垂涎三尺,但最近一項石斑魚保育評估指出,目前全球162種食用珊瑚礁魚類中,20種石斑魚正受全球性滅絕威脅,當中包括港人常吃的星斑。學者警告若漁民繼續不受管制地捕撈,將來可能沒有足夠星斑供港人享用。 記者:黃嘉寶

來自10個國家、共20位世界自然保育聯盟專家組的成員,上月初完成全球性石斑魚保育評估。結果顯示,因缺乏適當漁業管理及保育措施,全球162種食用珊瑚礁魚類中,20種石斑魚受到全球性滅絕的威脅,包括港人常吃的西星斑及皇帝星斑(又稱豹星斑)。
香港大學生態及生物多樣性學系副教授薛綺雯(DrYvonneSadovy)昨表示,食用活珊瑚魚乃全球性貿易,每年有價值近800萬元的食用活珊瑚魚輸入香港,某些品種的價值更高至每公斤逾300元,由於石斑魚的商業價值頗高,加上內地需求日增,石斑魚的數量正急速下降。

青斑可人工繁殖

她指出,星斑來源地主要是印尼、菲律賓及馬來西亞,但由於本港及內地需求龐大,漁民已到更遠地區捕撈,令情況惡化,「若依然不採取行動,我估計幾十年後,牠們的數量一定暴跌」。她建議部份漁業國家制訂一套可持續發展的漁業計劃,及鼓勵消費者用其他石斑代替星斑,「目前為止,星斑仍未可以人工繁殖;但青斑就可以,所以數量比較多,暫時沒有數量上的威脅。」
食家劉健威則指,在眾多石斑中,星斑屬最受歡迎品種,「每逢酒樓筵席,顧客都鍾意搵大條、好睇嘅東星同西星斑」,但價格較低的青斑也不乏捧場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