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同胞,你們賦予我的任命快將結束,我將用新方法為你們效力。」法國總統希拉克(JacquesChirac),前天(周日)發表電視講話,宣布不再尋求連任,終於為他的12年總統任期、45年的政治生涯,正式畫上句號。一個長命總統退任,正好標誌了一個時代的終結,另一個時代的開始。
希拉克是政治老手,但在這篇等於退休的講話中,卻隱藏不住感情。他說:「我愛法國,就像我愛你們一樣。」講話猶如告別演詞,充滿離愁別緒,但他一如所料,宣布不再競逐連任。
年屆79兼民望持續下滑
他沒有解釋退的原因,但分析家估計,他已經79歲,民望只往下滑,與其在下月22日的大選中落敗,倒不如急流勇退。他也沒有論述自己的得失,但輿論隨即為他任內政績評分,不等他正式下台。
在法蘭西第五共和,他留名史上的總統名聲,應不會比創建第五共和的戴高樂(CharlesdeGaulle)將軍,甚至前任社會黨籍的米特蘭(FrancoisMitterand)響亮。
米特蘭走左派路線,但不管他的政治路線,他1981年上台後,擴大有薪假期、削減工時、將私人企業國有化、擴大社會保障等政策,內政方面總算有雷聲也有雨點。
希拉克屬於右派,1995年上台,兩年後提前大選,社會黨卻得以回朝,造成「左右共治」局面,內政大權旁落到社會黨籍總理若斯潘,從此他在內政上猶如跛腳鴨,別無建樹。而他的任期內,法國經歷了自1968年以來最嚴重的工潮,也爆發了蔓延全國的騷亂,令巴黎出現猶如內戰的烽煙場面。
反對攻伊被美譏「舊歐洲」
外交上,希拉克的表現體現不到戴高樂的那種光輝,那種領導法國對抗納粹德軍的大軍事家、大策略家面貌。2003年爆發伊拉克戰爭,他秉承戴高樂的獨立自主外交路線,向美國攻伊說不,一度令他的聲望高達90%,但那角色都是在旁叫囂,被時任美國國防部長的拉姆斯菲爾德(DonaldRumsfeld)譏為「舊歐洲」。
當年戴高樂意欲拉攏蘇聯抗英美,本身是中國通的希拉克有樣學樣,積極「聯中抗美」,任內四度訪華,對中國人權問題視若無睹,積極游說歐盟解除對華武器禁運,中國和核武儼如他抗美最大本錢。
希拉克期望建立以「法德軸心」為首的歐洲聯盟,他堅持捍衞法國尊嚴,創立法國CNN以宣揚法國文化,要法國官員說法語,絕不容世界上只有一種文化。但2005年5月,法國選民公投向歐盟首部憲法大聲說不,他錯估形勢,令要法國成為歐盟巨頭的野心受挫。
中國傳媒:巨龍退休了
路透社說他是「第五共和迄今四位總統中最欠民望的一個」,英國《獨立報》形容他「12年任內無所事事,功績有限」,但中國傳媒卻依依不捨,一名分析家甚至說:「歐洲政治巨龍退休了。」不論好歹,在即將退休的時候,他呼籲法國要相信自己,「毋懼世界演變,我們必須擁抱新世界,我們必須留下我們的足迹」。
在新世界的足迹,將由他的繼任人領導法國留下。法國下月22日大選,希拉克沒有點名支持誰,但誰上台都標誌法國迎來首名戰後出生的總統,迎來年輕的總統。
法新社/美聯社/路透社/美國《紐約時報》/英國《衞報》/《獨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