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百寶箱:薯仔發芽有毒要挖淨

網絡百寶箱:薯仔發芽有毒要挖淨

不少人都知道俗稱薯仔的馬鈴薯發芽後,變成有毒,不能食用。但究竟是甚麼毒?會否致命呢?大家可能一知半解。
網友冰咖啡不加冰在WeVee論壇提醒網民,馬鈴薯的芽含有「茄鹼」有毒物質,即使加熱也不易分解,必須把芽及其根部仔細挖亁淨,另外,本身已變綠色的部位,也要削掉,即可安心烹調食用。
中大生物化學系及環境科學課程副教授陳竟明指出,馬鈴薯確含茄鹼(glycoalkaloids)的天然有毒物質,尤其發芽部位含量更高,但極少令人急性中毒。他認為,如馬鈴薯只是剛出芽,可將該部份徹底挖走,否則最好棄掉,以免對健康造成影響。
陳教授續稱,馬鈴薯最好買後一、兩天便食用,存放過久便會發芽,即使放入雪櫃冷藏也不能避免。
食環署資料顯示,若馬鈴薯出現青色、正在發芽或腐爛,可能含有大量茄鹼,吃時會有苦味;中毒症狀包括口腔灼熱、嚴重胃痛、惡心及嘔吐。煎炒煮炸也不能破壞茄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