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 後 - 陳也

劫 後 - 陳也

殺警案進入所謂的「戲肉」,傳召出庭的人物眾多,專家列席,警員空群而出,連市民都有機會口述案發過程。聆訊叫人無法不關注,聽審學邏輯分析,不單是八卦,市民趁機會還能學嘢。
目前為止「走漏」出庭的,似乎是梁成恩案裏沒有作供的那位接獲虛報噪音案去到上址而能「平安」甩身的警員。法官曾經問那位跟梁成恩對調了工作,回到警署吃飯而能夠「避過一劫」的陳姓警員,覺得自己幸運嗎。警員反問,這樣的問題,是否必須作答。法官考慮片刻後,收回問題。陳姓警員沒有遇襲,梁案發生前一天那單虛報案,警員摸到投訴的單位外,無發現後便收隊離去,看來並無留意有人埋伏,到底兇手有無暗中監視?是不是見到獵物太大件頭,所以放棄落手?抑或,虛報是故作神秘,造成「狼來了」佈局,待梁案當日,警員心理上或許會有「又試虛報玩嘢」的準備,警戒稍鬆懈,兇徒便乘虛而入,發難突擊。搶槍殺警是嚴重罪行,兇手不但藝高人膽大,還要心思縝密,平時也不能逞英雄漏出半點破綻口風。做這種雙面人應該相當痛苦,惟有不斷犯險,用全城轟動來肯定自己的「成就」。
四合一案件審完之後,情節仍歷歷在目,對社會有多大影響?幾位「劫後餘生」的警員跟死者家屬一樣,日子很難好過,有無創傷自然療法幫得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