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周港股風雲變色,恒指從2月高位一度急挫逾2000點,加上步入業績期,現階段無論以哪一種工具入市,如何提升防守力均是一個重要課題。談到防守性,容易令人同時聯想到高息股。
對於優質藍籌和國企股來說,股息率達4厘以上者,一般已可晉身高息股行列。除兩隻本地電力股外,高息股中亦不乏大型銀行、運輸、石油等類別的龍頭股。
在近期大調整市中,貿然入市低吸仍存在不少的潛在風險。若能以高息股的防守性,配合ELI收息概念,將是近期進可攻退可守的入市策略之一。不過,並非每隻高息股均有相關ELI可選擇。
以中銀香港(2388)為例,其股息率在藍籌股中較高,達4.75厘,相關ELI亦算活躍。此股股價上周回至去年10至12月的橫行區頂部約18元之水平後,呈初步支持並反彈,以一隻中銀香港兩年期可贖回ELI為例,參考價91.5%,贖回價98%,年息12厘,每兩個月為一個分派期。
假設中銀香港現價約18.7元,只要整個投資期內其股價高於或等於參考價17.111元,便可獲得每年12厘之年息。倘若投資期間,此股完成調整,其股價於個別贖回日期高於贖回價18.326元,投資者便可取回本利,然後按當時市況再行部署投資策略,減低了股份回升時資金被鎖的限制。而最大風險將是正股股價急挫,並跌低過參考價時,便不能享有每日計息的回報。故投資者要根據個人對後市的看法及風險承受程度,作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註:上述數據截至2007年3月8日,以麥格理ELI產品為基準,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麥格理證券(亞洲)有限公司衍生工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