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港股亦是驚濤駭浪的一周,尤其是在上周一滙控(005)公布業績前急跌的700多點,真是駭人!數月前當港元轉弱時,筆者便在本欄指出,港元轉弱,雖然並不相等於資金流出本港,但往往是資金流出股市之先兆。而從近期的市況來看,資金流出股市已是不爭之事實。同時更重要是,早前不少Banker異口同聲地表示沒有資金流出本港的迹象,但近日有些已改「口風」轉為有些資金流走之迹象。
從過往加息及資金流走與否等言論來看,Banker一向較低調處理,故連他們也改「口風」時,真實的情況可能不是咁簡單!
資金流走,港股不一定大跌,但肯定不能支撐高股值(如高PE、高市賬率等)的股份,同時一些二三線股的炒風,在快將「缺水」的情況下,莊家肯定會提早「收爐」!此外,資金流走,往往會有一些二三線莊股突然「爆煲」及被證券行「斬倉」的情況出現,故投資者不要忽略此重要因素!
滙控中移比重大降
今日恒生指數會正式加入工行(1398)及國壽(2628)為成份股,而基於加入成份股而吸納此兩新貴的機構投資者,相信也大致完成吸納行動,故加入成份股的利好因素亦快將完結,而隨後便要看此兩新貴的業績等基本因素了!
此外,在今次的更換成份股中,滙控佔恒指的比重亦將會由22.66%降至20%,而中移動(941)則會由21.32%,降至16.34%。不知大戶會否以降低比重為藉口,乘機再踩一腳!
另一方面,在更換成份股後,滙控及中移動由合共佔43.78%恒指比重,降至36.34%,若大戶欲舞動大市,則單靠此兩火車頭可能不太容易推高或推低大市,相信要找多一兩隻成份股才成。筆者估計三行一保(中行(3988)、工行、建行(939)及國壽)將會是日後大戶推動大市的二線棋子!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