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舉喪,在華文報紙刊登全版訃聞,親屬繁多,恕難盡錄,在一大堆家人的名字之中,「孝女」的一列,如果有一兩個洋名字襯托,此一家族的國際視野,立時氣派非凡。
那一兩個英文名字,就是豪門大族的洋女婿了。雖然仔細看來,英文姓氏的拼法,不一定是約翰遜或廸克遜之類,如果偶爾是Kowoski或Roberto之類的東歐或意大利裔,則多了一層傳奇,令人覺得皇族的這位大小姐,也許相當會白相,不會是個沒品味的人。
洋女婿嫁入中國家門,平時很少出現,他有他的生活圈和生意,團年飯多年來也只吃過一度,與妻舅家的人往來甚疏。許多洋女婿懂得與妻子這一邊的人事保持一點距離,不要假設他對中國文化甚表傾慕才娶了這位女兒。往往相反,他是先受夠洋婆子三輩子的氣,才發現了遠東的新大陸一抹嫣紅的溫柔鄉。
洋女婿無論如何學得妻家的東方禮節,永遠有一份收藏得體的自豪感。然而他在許多時候都是一位好幫手。十年不見,岳父母遊美國,洋女婿會親自駕一輛四駒車陪同老人家同遊加州,由西雅圖一直開車開到大峽谷,任由妻子跟父母嘰哩呱啦的講家鄉話,他只默默地駕車,像一頭牛一樣盯緊前方,兩手緊握方向盤。汽車拋了錨,他二話不說,跳下車來,捲起袖子,用「士巴拿」徒手把汽車架起兩尺高,把七十歲的丈母娘嚇煞。都是洋人管用──汽車十分鐘就修好了,老太太笑瞇瞇的表示滿意,當年女兒在越洋電話裏說嫁鬼佬,她握着電話筒,手腳顫抖,一度差點昏死過去,經過長途公路共患難這一幕,文化的代溝融化了。
擁有一個洋女婿,中國的父母需要一點點時間調整心理而面對現實。畢竟他力壯如牛,木工、機械、修理電腦,好像無所不曉,雖然這位洋女婿老得快,上次女兒畢業禮時見他還像李察基爾,這次重逢怎麼就變成了積尼高遜,抱着一對金童玉女般俊美的孫子女,苦盡甘來,從前一切不必再提,女兒歡喜,這就好。
最後是百年歸老,千金難買,訃聞中的一個洋名字。背後都有一段荷里活文藝小品的故事吧,當李察基爾遇上了陳沖。難得是他居然飛來出席喪禮,穿起唐裝,上香鞠躬呢,但沒有哭出淚來,聽說洋人比較理性,能壓抑感情,那一天,他去大峽谷路上的那場壯舉,大家是感激的,那許多日子,細水長流,多虧了這位儍乎乎的洋女婿,他名叫Rober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