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A(019)昨午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止全年業績,受惠於投資物業重估增值上升,並透過國泰航空(293)與港龍航空進行股權重組獲利13.3億元,純利增長兩成,達225.66億元。末期息增加50.7%,A、B股分別派2.2元及0.44元。太古公布業績後,股價於午市造好,收報90.2元,上揚3.56%。
【本報訊】若撇除投資物業重估增值,太古去年因缺乏出售碼頭的特殊收益(05年出售現代貨箱股權),實際純利微跌0.3%,至87.16億元。不過,太古今年初出售深圳蛇口碼頭,將有10億元特殊盈利入賬;加上公司積極參與內地投資物業市場,近期先後落實上海及北京兩個項目,年內或再增添1至2個新項目,前景秀麗。
今年內地或再添兩項目
太古一直被市場詬病,指發展內地市場速度太慢,近月明顯加快步伐。新落實的上海及北京項目,分別與香港興業(480)及私人地產投資基金基匯資本合資經營。太古地產主席簡基富解釋,選擇合資主要因為兩個項目的地皮由對方持有或發展,合作發展較有利。
他強調,太古有能力及資源獨力發展內地投資物業,曾經以獨資方式在成都及杭州參與土地拍賣,惜無功而還。他預期,今年再落實1至2個新項目。太古預算今年的資本性開支是142億元,八成用於已落實的地產項目。當現有發展項目落成後,太古地產在中港兩地的投資物業組合,總樓面面積超過2200萬方呎。
租務利潤增長21%
主要業務方面,受惠於續租租金上升及全資擁有九龍塘又一城,太古去年租務獲得利潤24.08億元,顯著提高21%;投資物業重估增值140.65億元,增加46%。
簡基富表示,旗下商場全部租出,寫字樓的出租率高達97%;太古廣場寫字樓全部租出,只是港島東有小量空置樓面。租金方面,太古廣場及港島東的寫字樓,平均呎租分別達到70及接近30元。他預期,商場租務保持堅挺,市場對寫字樓需求仍然殷切,但供應增,租金升幅可能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