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推出的地皮不論大細,大型發展商都高價搶奪,實行「大小通吃」,中小型發展商增添土儲極其困難,惟有從其他途徑入手。香港興業(480)看準一手及二手樓價存在明顯差距,所以吸納二手單位,翻新放租,靜待時機成熟再與其他小業主洽商重建;同時,又計劃向政府申請提高大嶼山愉景灣的地積比,增加可建樓面,並進軍外地房地產市場,焦點是內地。
香港興業董事總經理查懋成表示,愉景灣尚餘的發展期數,按每年銷售30萬至35萬方呎計,足夠10年之用。而因為愉景灣地契沒有可建樓面上限,現時的地積比僅0.17倍,即使計及未來10年興建的樓面,地積比亦只為0.18倍,較本港其他地區最低的0.25倍還少,故有意待現有發展接近尾聲(6至8年後),才向政府申請增加地積比。愉景灣佔地7700萬方呎。
吸納二手單位翻新出租
香港興業執行董事何柏貞表示,中小型發展商在政府賣地場補充土儲甚為困難,集團預計下周拍賣的大埔寶湖道地皮,能購入機會甚微。她指現時一手樓價遠高於二手樓,集團決定在二手市場吸納單位,翻新出租,即享4至5厘回報,假以時日再游說其他小業主聯手重建。
何柏貞補充,集團又會進軍海外地產,而內地可以提供更多發展機會。另外,集團又會加強酒店及保健醫療業務,其中保健醫療業務已投資5至6年,投入資金2至3億元,在港擁有最大的牙醫連鎖集團,並已將業務伸展至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