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大學醫學院去年透過私家診症收入接近五千萬元,但有關收入「何去何從」備受關注,有市民認為應監管私症的分賬,以免被人有機會作弊。港大醫學院昨日就院長林兆鑫突然辭職召開教員會議,學院院務委員會主席周肇平指,教務委員會「似乎都會」接納林辭職。
辭職詳情不願多談
港大醫學院昨日召開教員會議,簡單講述林以私人理由辭職。負責會議的院務委員會主席周肇平會後表示,上周六接獲校長徐立之通知,得悉林請辭一事並於周一致電身在內地的林兆鑫。林在對話中重申以個人原因辭職,詳情不願多談,並決不會收回辭職決定。
周肇平指有關林兆鑫的聆訊正在進行,其間不會向醫學院交代進度;一旦港大校務委員會於本月下旬的例會接納林請辭,該院會安排代任院長署理醫學院事務,並成立遴選委員會,全球招聘新院長。
港大與中大兩間大學去年涉及私症收入估計合共近億元,其中港大在05/06年度只有4,670萬元來自私症的收入,黎女士昨日致電電台指出,私症制度存有漏洞,應監管診金分賬;盧先生指多年前曾看骨科私症,教授的收費較私家醫生貴兩倍,由於保險公司指公立醫院賠償有上限,教授知道後竟然說可在私家醫院做手術,並收取五萬元手術費用,他認為制度有問題。
稱不會入教授戶口
港大發言人稱,私家症收入扣除25%給醫管局後,餘下75%歸大學,當中10%由醫學院收取,90%撥入有關學系,不會撥入個別教授賬戶。學系賬戶又分兩種:用作學系發展及作個別教員學術活動及海外會議之用,並要經系主任同意,校內外的核數部門均會作審計。發言人承認,可酌情減免個別人士的診金,包括其他醫生、同事及其直系親屬,但減免不影響醫管局收取的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