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於交投持續暢旺及新股集資創紀錄,港交所(388)昨中午宣布去年純利大增88.01%,至25.19億元,超出市場預期約7%,刺激午後股價急升6.61%,高見79元,收市報76.8元,升3.64%。港交所在扣除派發末期息每股1.19元後,股東資金仍高達52.58億元,但今次並無派發特別股息。
【本報訊】行政總裁周文耀表示,由於市場交投持續增加,去年10月港交所與證監會達成協議,將加強三家結算所的儲備基金,由15億元增至31億元,雖然股東資金遭到「凍結」,但旗下3家結算所每年的保證基金及儲備基金的保險費支出,也節省了1000萬元。故此,昨日董事局並無商議派發特別股息,也沒有就收購其他交易所的股權進行討論。
去年港交所平均可用作投資金額約256億元,投資收入增加1倍,其中以公司資金淨回報最高,達6.42%,較05年增加3.42個百分點;保證金及結算所基金因要維持高流動性,淨回報率分別約1.31%及2.39%,只增0.07及0.37個百分點。
無意減窩輪上市費
06年港交所可用作投資的公司資金平均為48億元,在轉撥部份予結算所儲備金後,周氏料今年將降至約30億元,未來數月會就是否更換基金經理及數目作出檢討,估計應不會有大改變。
雖然政府維持現行股票印花稅率不變,但港交所仍會繼續檢討收費,不過周文耀稱,港交所整體交易收費相較其他交易所已很具競爭性,過去數年一直凍結收費,亦有削減過收費,單是去年減過戶費一項,已令交易所少收6000萬元,所有減費總計每年約少收1.2億至1.5億元,故他認為今年即使再減收費,幅度也不會很大。
證券行盈利倍增
至於輪商一直希望下調的窩輪上市費用,周氏指今年以來,已有500多隻新輪上市,不覺輪商因上市費問題而減少發行,故無計劃削減這方面收費。
雖然去年本港新股集資額躋身全球主要市場第二位,但周氏預期,今年新股集資額將遜往年。由於交易量無法估量,故港交所會繼續嚴格控制成本開支,去年在這方面的淨增幅為4.1%。
除了港交所去年業績大豐收,證券界也過了一個肥年,據新一期《證監會季刊》,去年本港證券行錄得141億元總盈利,較05年增1.51倍,去年新股孖展融資極度活躍,中小型經紀行盈利亦水漲船高,B、C組經紀行整體盈利分別增1.6倍及2.39倍,至57億元及25億元,而代表大行的A組證券行,盈利亦增1.19倍至5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