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繼續受到燃油成本上漲困擾,但國泰航空(293)昨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止全年純利達40.88億元,升24%,是市場預期上限,當中包括去年9月底完成全購港龍航空後,港龍第4季貢獻的2800萬元利潤。末期息增加14.3%,派32仙。
【本報訊】國泰主席白紀圖在記者會上預期,國泰全購港龍並與中國國際航空(753)互控,將於今年產生更大的協同效應。
行政總裁陳南祿指出,全購港龍至今,最明顯的效益是改善兩間公司的航點接駁,縮短乘客轉機時間。整體客量增加,有助港龍增加如泰國布吉及南韓釜山等新航點。
購港龍有協同效應
下半年是旅遊及航空業旺季,按港龍第4季提供2800萬元盈利粗略計算,港龍一年可為國泰提供逾億元利潤。當中還未計算合併後帶來的成本效益,以及兩間公司的航線網絡改善,相互為對方帶來的客貨量及收益。美林證券估計,國泰與港龍今年會有8億元協同收益。陳南祿對此數不予置評。國泰昨收報19.2元,升1.8%。
燃油成本急漲29.7%
國泰連港龍去年在客、貨量分別增長17.2及17%,推動營業額刷新紀錄,逾607億元。下半年業績較上半年強勁。國泰中期賺16.7億元,全年賺40.88億元,即下半年的利潤高達24.2億元。
受到國際油價上升及耗油量增加影響,國泰的燃油成本大增29.7%,達到202.14億元,仍是最大的支出項目,佔總成本約36%。期內,飛機燃油價格平均上漲18.5%至每桶86美元,耗油量增加5.8%至2900萬桶。不過,國泰去年收取的燃油附加費也大幅增加64%,由39.48億元增至64.7億元。國泰上月因應油價下跌調低燃油附加費,至本月底,短途線單程收106元,長途線收438元。
國泰近年積極擴充貨運業務,去年佔營業額23.4%,但由於市場競爭激烈,歐美及澳洲的出口需求疲弱,國泰連港龍的貨運收益率減少2.8%至1.7元。國泰未來數年接收18架飛機,包括至少6架貨機,資本性支出增加,但公司預期負債比率不超越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