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看充滿期待的《戰狼300》試片,於是把電話調校至震機模式。可是看電影途中,電話卻響個不停。不是來電就是短訊,原來都是朋友和家人看到了新聞,《伊莎貝拉》在第二十七屆葡萄牙國際電影節拿到了亞洲競賽電影單元的最佳電影,及梁洛施在導演周拿到了影后之後,紛紛致電祝賀。
每次聽到影片拿獎的消息,總會高興,畢竟那是外國觀眾對你的一份認同。當然我更希望的,是電影院內觀眾對電影的喜愛,那是對創作人最大的鼓舞。很遺憾沒有到葡萄牙參加影展,畢竟這部電影是講述葡萄牙交還澳門給中國期間的一個故事。葡國正如英國一樣,跟港澳地區有淵源,因此他們看起來,印象特別深刻。但我更想知道的,是杜汶澤老是說自己的葡萄牙語,說得比葡萄牙人還要正宗,很想知道觀眾聽不聽得明白,還是要靠字幕才能懂。
另一方面,也很想知道葡國觀眾看到黃秋生三番四次在影片內,說着葡萄牙人祖先是海盜時,他們會否對此比較政治不正確的笑話一笑置之。但我想,老外多少有點自嘲的幽默,華人就多數放不下身段,加個甚麼「辱華」之罪名。
當然,梁洛施也很遺憾沒有到葡萄牙,畢竟她有一半葡萄牙血統,我們也很想知澳門的所謂海盜葡菜,和葡國的正宗葡菜有多大分別。這是獲獎興奮心情中的一點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