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物業報告2007】數年前經過政府大力遏抑本港私人住宅供應,導致近年住宅落成量大減,預測今年更會跌至72年有紀錄以來的新低,不足1.3萬個,中小型住宅更少。業界指出,因現時市場仍滾存有不少一手貨尾單位,足以支持因經濟強勁帶出未來兩年市場的需求。
【本報訊】差餉物業估價署昨日發表《香港物業報告2007》初步統計數字,去年私人住宅落成量近1.658萬個,今年落成量更低至近1.274萬個,明年才反彈回升至1.6萬個水平。其中今年落成的中小型單位,估計較去年少25%至約1.13萬個,逾千方呎的大單位僅1420個;預期08年中小型單位落成量增幅僅約20%,大單位升幅則較大達67%。根據美聯物業統計差估署資料,追溯至1972年止,今年的整體住宅落成量,屬歷年來最少的一年。
七成單位集中新界區
根據該署預測,今年逾70%落成單位集中新界區,其中最多的是在元朗及包括將軍澳在內的西貢區,均有逾2000個單位落成。其次有逾千單位落成的地區包括荃灣、沙田及油尖旺區。明年落成量,預計也有68%是在新界區。
差估署副署長曾梅芬指出,根據數字顯示,過往曾出現每年落成3萬多個單位的年份,當時似乎出現供過於求的現象。過去兩年,市場需求不算多,以一手交易為例,僅徘徊約1.3萬至1.5萬個水平,故她估計未來住宅落成量維持萬多個屬正常。
理工大學建築及房地產學系許智文教授認為,雖然今年落成單位很少,但因為現時仍積存數萬個貨尾供應和可售樓花單位,故實際供應仍不少,足以應付因經濟持續向好、政府減稅及銀行減息等利好因素,所刺激起的未來一至兩年購買住屋需求,特別是樓價200萬元以下中小型住宅,今年需求將會很大,故雖然新界區供應量多,但相信多屬100萬至200萬元的中小型單位,正好迎合市場需求。
中小型單位需求大
第一太平戴維斯估值及專業顧問董事總經理陳超國指出,近年本港的吸納量明顯下降,加上有貨尾積存,估計整體供求仍可平衡。本港經濟復蘇已開始惠及普羅大眾,令今年中小型單位的需求較大,故此類單位的今年樓價升幅也會較大。
對於政府預測今明兩年私人住宅落成量較去年減少,新世界發展(017)代理執行董事何伍燕榆認為,數字反映現樓物業供應減少,雖然對樓價可起支持作用,但整體情況仍要視乎發展商是否在樓花階段大量推盤而定。何伍燕榆認為,落成量數字減少,起碼令市場知道沒有供過於求,吸納量不變下,今年樓價走勢較去年樂觀。
會德豐地產(049)執行董事黃光耀則認為,落成量集中在新界區,市區供應量相對低,對樓價有支持作用,料市區豪宅年內有雙位數字升幅。
美聯集團首席分析師劉嘉輝表示,截至去年第四季止,建築中仍未售出的單位約4萬伙,已落成仍未售出的住宅則有1.9萬伙,合共提供5.9萬伙,預期這些項目於未來二至四年左右,會相繼落成及推出市場,即平均每年約1.5萬至2萬伙。據近年每年一手住宅買賣註冊量約1.2萬至1.5萬個左右水平推算,除非市場需求大幅回升,否則短期內住宅新供應出現斷層的機會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