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先註冊「中文.HK」域名<br>炒家買起微軟、滙豐

搶先註冊「中文.HK」域名
炒家買起微軟、滙豐

【本報訊】「中文.HK」域名明日(周四)正式推出接受申請,在首三個優先註冊階段期間,有大機構的中文域名,懷疑被「域名炒家」搶先註冊,包括麥當勞、城市大學、廸士尼等,連微軟都失守。不過,有資訊科技界認為,中文域名不會太流行,被炒熱的機會不大;不過也有炒家一擲逾10萬元登記近500多個中文域名,博一博。
記者:倪清江

香港域名註冊公司在三個優先註冊期間,共收到近3,800個申請,當中84%註冊成功,明起將採取「先到先得」形式註冊,每個域名註冊費用,每年由150元起。
首階段競爭最激烈是「會計.HK」,有18人競爭,其次是有15人爭奪的「一.HK」。域名一經註冊,其他人不能再以繁體字或簡體字註冊同一域名。

炒家九成三申請成功

是次域名註冊除吸引本地居民申請外,也有不少內地和台灣人士申請,當中不乏域名炒家,例如一名叫JONATHANWU的人士共提出590個申請,當中93%成功,以每個「中文.HK」域名一年費用250元計算,共需13.4萬元。不過,他手上有些重量級域名,如中國人、地鐵、星光大道、美國大使館等。電訊盈科是最捧場的公司,共註冊了94個中文域名。
註冊公司有優先權以公司名稱提出申請,但卻未能全保,例如惠康超市註冊了「惠康.公司.HK」,但「惠康.HK」卻被炒家取得。地鐵公司註冊了「香港地鐵公司.HK」和「香港地鐵有限公司.HK」,但卻未能成功得到「地鐵.HK」。銀行域名雖預留予註冊銀行,但也有人成功註冊了「匯豐.hk」。

業界預料不會太流行

其他被人搶先註冊的跨國企業域名有百事可樂、廸士尼、麥當勞、微軟等;城大、大快活、美心等域名都落入炒家之手。
互聯網協會香港分會主席莫乃光指出,被搶去中文域名註冊的公司,可透過仲裁機制取回域名,但難免要花費一筆律師費。他估計是香港域名註冊公司欠缺宣傳,令有關公司未有留意所致。
莫乃光表示,之前內地推出「中文.CN」域名註冊,初期也有炒賣,但不算嚴重,他估計中文域名不會太流行,炒賣難成風氣,「你有冇收到啲卡片印有中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