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和幼稚 - 葉念琛

天真和幼稚 - 葉念琛

近日通宵達旦窩在剪片室裏為新片剪接。
每位導演都難免貪心,總喜歡甚麼也拍下來,菲林花了一大堆,但進入剪接室,則又要面對現實。一部電影有片長限制,九十分鐘,一百分鐘,一百二十分鐘,總要有一個最終的定案。推而廣之,單刀直入,那又已經不單是時間那麼簡單,而是關諸於取捨的抉擇,你要放棄一些,來換取另一些,世事人情哪有完美?已經沒有猶豫和退縮的餘地。剪接過程裏的每一刀每一處需要是當機立斷,義無反顧。
當然,有些導演在剪接室裏是任性得很,將電影看成是挾持回來的人質一樣,多番斡旋還是不肯放手。但正如大部份綁架人質的案例裏,綁匪永遠都是輸得一敗塗地。因為你永遠敵不過時間煎熬,疲倦困乏的你,不得不自動投降,正如一個導演不能永遠守着電影不放!曾經聽過一個著名導演拍了一部嘔心瀝血的作品,但他執意地剪接了一個五小時的版本出來,導演當然不是神經有問題,他心知肚明是沒有戲院會上映一部五小時的長片,但任性又充滿藝術家脾氣的他,依然不理現實率性而為,最後投資者勒令他要重剪一個兩小時的版本,導演悻悻然地照辦,但心裏總是翻來覆去覺得委屈和無奈。創作人有時候難免像小孩子一樣,一樣的喜怒無常,天真地要全世界的人遷就自己,但天真和幼稚從來是一綫之差,當你不顧後果地追求理想,那叫天真,但你明知後果而自討苦吃,那是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