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冷冰」的故事 - 李碧華

「燒冷冰」的故事 - 李碧華

台灣有小吃喚「燒冷冰」,望名已可聯想,是一冷一熱的交集。一如冰火菠蘿油、冰淇淋蘋果批、炸雪糕……
其實故弄玄虛。這數十年老店名物,不過先盛剛煮好的香芋、丸子、糯米粥、花生仁、蓮子、綠豆蒜、粉圓……之類,再澆上一堆刨冰和糖漿,雪山尋寶似地,吃時得快,先從旁邊舀起,趁冰未融掉,便有兩種口感了。這小吃不太甜(因甜湯及材料略沖淡),不太膩(尤其是綿密的芋頭番薯),冷熱並存,相輔相成。
台灣人吃冰有獨特口味和文化。愛玉冰、仙草冰、九份芋圓冰,都是香港吃不到的。
而這「燒冷冰」,是為招徠而特地改的名字,帶點土。流傳一個無奈的故事。在「燒冷冰」對面也開了一爿小店,售賣同樣的東西,他們又特地另改了「冷熱冰」來對峙。有些客人愛光顧老舊的甲店,有些則被光鮮新裝的乙店吸引。
不過是一碗冰吧,何以勢成水火,冷熱難容?─據說兩者是師徒關係。師父見徒兒在對面自立門戶搶生意,天天刺目,不免有點心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