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教育學院被指受學術干擾事件,政府委任的獨立調查委員會昨日開始聆訊,涉事的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及該局前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沒有出席,由代表律師應訊。正式聆訊日期一拖再拖,最後定於本月22日正式展開聆訊,預料未來或有更多人被傳召提供資料,其間亦會公開被指干預教院的官員名字。 記者:梁美寶
聆訊昨日吸引數十名傳媒採訪及約三十名教院教職員出席旁聽。資深大律師余若海擔任調查委員會代表。
委員會原本確定四大主角李國章、羅范椒芬、陸鴻基及莫禮時,必須出席原定於下周二展開的聆訊,但代表教統局的大律師黃國瑛提出要求,指需向委員會呈交有關教統局與教院十年的往來文件,準備需時,至19日才可呈交相關文件。他同時要求陸鴻基必須在羅太應訊前,公開涉及干預的高官名單,以免對羅太造成不公平。
「招財貓」將挺身作證
胡國興最後同意將聆訊日期延至本月22日展開,屆時先由莫禮時及陸鴻基先出席聆訊,李國章及羅太則於29日或以後的聆訊才出席。代表教院的資深大律師馮柏棟指,教院校董會主席梁國輝稍後將作證,屆時將呈交有關錄音聲帶等新證據。
另外,昨日再有從未在事件中發言的學者、教院評估研究及發展中心總監莫慕貞現身,表示將在聆訊中作證,指證在發表有關教改文章後,曾有高官向她施壓。她前日已向調查委員會上呈三十七頁證據。於教院任教及從事研究多年的莫慕貞,被喻為教院「招財貓」,多年來成功從研究項目中取得研究經費,其中尤以研究男女生學習差異見稱。除她以外,教院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龐憶華及前教院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前講師葉建源,三人將作證指在發表批評教改文章後,曾受壓於高官。
師生籌款撐正副校長
有關獨立調查必須於四個月內完成,獨立調查委員會主席胡國興指,目前只收到兩、三人呈交的證據及文件,預料未來或有更多人被傳召出席聆訊,根據規定,被傳召者必須出席,否則當作藐視法庭。政府撥作調查委員會的3000萬元費用。教院師生為支持莫、陸二人,今日開始發起籌款活動;另有近萬名教院師生、校友及各界人士昨發起聯署簽名,支持教院正名為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