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11歲男生被同輩欺凌並遭膝撞下體,家長聯盟主席陳小珠稱,家長得悉子女申訴在學校或補習社被欺侮,不要以為「只係細路仔玩吓」,以免子女日後遇事不再傾訴。家長首要照顧子女的情緒,繼而向補習社反映,要求負責人通知對方家長,商討問題,報警是最後一步。
應予嚴詞警告
陳又指,家長亦需教導子女,被同輩欺負時,應嚴詞警告對方,懦弱只會助長對方氣燄。
註冊臨床心理學家朱嘉麗稱,青少年之間「大蝦細」的情況十分常見,原因或是青少年發育期間,荷爾蒙分泌出現變化,令情緒變得高漲。她建議家長應帶子女向社工或心理學家求助了解背後原因。
家庭醫生關嘉美稱,男生被撞下體,輕則痛足幾日,嚴重者可致睪丸受傷,甚至出現血囊腫,有可能影響生殖能力,應找醫生進行檢查。
新聞資訊研究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