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鸚鵡變身破壞王<br>中區大樹遭啄咬 傷痕纍纍

葵花鸚鵡變身破壞王
中區大樹遭啄咬 傷痕纍纍

【本報訊】雀鳥偷食,樹木當災。香港中區一帶的樹木,慘被100多隻聯群結隊的小葵花鳳頭鸚鵡摧殘。這些原產印尼的瀕危雀鳥,由於經常「發牙痕」咬啄樹枝,嚴重威脅樹木生命,部份大樹更被「蠶食」至只餘下光禿禿的樹幹及橫枝。康文署承認,中區部份樹木有被葵花鸚鵡咬啄,署方會派員加密巡視,如發現樹木受破壞,立刻予以驅趕。
記者:盧文烈 陸羽平 白琳

葵花鸚鵡散布在港島的大型公園及半山區,近年香港公園更成為牠們棲身之所。居於中區的陳小姐目睹牠們的惡行,指這些雀鳥經常啄磨樹枝,令中區不少老樹慘遭摧殘,其中香港公園部份樹木,更被咬至光禿禿。此外,麥當奴道及花園道一帶樹木,也受葵花鸚鵡「侵襲」,地上經常遺下一大堆枝葉,要清潔工人清理。「全部都係畀鸚鵡從樹上咬落嚟嘅,連枝帶葉,我睇見都覺得可憐,政府成日呼籲市民唔好斬伐樹木,但啲樹木唔斬都得半條命,政府真係要諗諗計。」
這類鸚鵡喜聯群結隊,除會咬食樹枝外,更經常呱呱大叫,十分嘈吵。記者上周二及周六到上述地點視察,發現部份樹木的枝葉被咬得搖搖欲墜,其中香港公園人工湖,記者見大批鸚鵡在樹上棲息;花園梅夫人會所旁一棵重陽木已呈半禿狀態。
康文署承認,梅夫人會所內有棵大樹經常有大量葵花鸚鵡聚集,署方早已發現該處一帶樹木都有被鸚鵡咬啄情況,除經常巡視及驅趕停留在樹上的鸚鵡外,也安排修剪咬壞的樹木枝條,現時該棵重陽木已長出新枝葉。至於香港公園人工湖一帶的樹木,署方已採取措施,阻嚇鸚鵡在樹上長久停留,現時未見公園內樹木有被嚴重破壞情況。

嚴重威脅樹木生命

港大地理系講座教授詹志勇表示,葵花鸚鵡喜歡咬啄樹木,無可避免對樹木造成破壞。「幾隻鸚鵡集中火力咁咬,會令樹木出現大量傷口,若傷口受害蟲入侵,就會腐爛。」他認為若證實鸚鵡的啄樹行為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嚴重威脅樹木生命,應研究用合適方法捕捉。
香港觀鳥會資料顯示,葵花鸚鵡原本生長於印尼,全球估計約1萬隻。觀鳥會主席張浩輝說,這類鸚鵡在港約有100至200隻。由於牠們愛吃果實,而春夏之間,部份樹木在發芽階段,尚未結果,故葵花鸚鵡便會「發牙痕」咬啄嫩芽。「啄樹係佢哋嘅習性」。他認為保護樹木雖重要,但也要平衡雀鳥的生存權利。

小葵花鳳頭鸚鵡小資料
(Yellow-crestedCockatoo)

學名:Cacatuasulphurea
特徵:全身白色,冠羽為黃色或橙色
身長:33厘米
平均壽命:40年
分布:常見於港島的大型公園及半山區,屬外地引入品種
習性:十分嘈吵,群居,於樹洞築巢;以果實、種子和花蜜為食物,喜歡啄樹木
資料來源:康文署、《蘋果》資料室及中區居民陳小姐

另一群葵花鸚鵡聚集在樹枝上,不時發出叫聲。

由於葵花鸚鵡在香港並無天敵,所以牠們可以慢條斯理地啄咬樹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