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兩種戲很難頂:──
一是「細路扮大人」。所謂人細鬼大、老成持重、老氣橫秋、老人精、老奀茄……即是「老積」──小兒食積不化的病,喚「疳積」,可見是消化不了的表達方式,只能把台詞死背死唸,依循大人既定的表演手法去當個傀儡。我們重溫粵語陳片,便發見當年童星努力地唱造唸打,真難為了。
不過他們再老積,到底長相得意可愛,言行舉止亦不自覺流露一點天真。
比起來,「大人扮細路」就噁心多了。最現成例子,偶見那語氣造作演出誇張扮相核突的《十兄弟》,簡直是電視黃金時段的淪落。這件「倉底貨」又重播,在無可選擇的情況下,一定會有無辜承受此番「熱鬧」的觀眾。「店大欺客」,就是吃定你們不轉台。
時光倒流,《十兄弟》乃舊橋中的舊橋,已拍過多個版本。當年流行熱鬧群戲,《七公主》、《八牡丹》、《香城九鳳》、《十二欄杆十二釵》、《十三太保》、《十四女英豪》,還有《豪門夜宴》、《春滿帝王家》(其中有在香港電影資料館放映)……若論經典,當然是《七擒七縱七色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