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美國財長保爾森下周訪華前夕,國家外滙管理局宣布推出收緊銀行借用短期外債的措施,包括要求中、外資銀行及金融機構,在未來一年內,分階段把短期外債餘額比重調低,中資機構的短期外債餘額,最終須調低至核定指標的30%以內、外資銀行則為60%以內。市場人士認為,此舉可控制短期外資流入、改善國際收支不平衡及紓緩人民幣升值壓力,有助發展內地銀行同業拆借市場,可達「一石二鳥」功效。
雖然保爾森即將於下周三訪華,但對人民幣升值的刺激有限,人民幣滙價昨天繼續輕微調整,兌美元開市中間價較周四升19點子,報7.7453,但及後偏軟,收市報7.7465,較周四收市價跌30點子。
外管局昨天發布07年度金融機構短期外債管理通知,其中一項內容為調減金融機構07年短期外債指標,中資銀行調減至06年度核定指標的30%;非銀行金融機構以及外資銀行,則調減至60%。
外債增長過快
外管局指出,近年國際收支項目連續保持雙順差,外滙儲備持續較快增長,國際收支不平衡問題較突出,外債尤其是短期外債增長過快。截至06年底,外債餘額按年增長約14%,其中短期外債增幅約16%,短期外債佔全部外債餘額,比例更達57%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