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偉駿報道】當城市規劃一味靠向摩天大樓,剩下來有集體回憶的老建築物變得越來越少。逾200張珍貴黑白照片與首次公開的建築繪圖,將走進歷史的舊郵政總局、皇后亭及山頂酒店等近百處早期香港地標重現眼前,講述一個個百年香江小故事,喚起公眾對城市發展的反思。
零碎資料中「尋寶」
在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的展廳,掛滿一張張發黃的舊照片,旁邊除了歷史建築物簡介及與原址現貌的最新照片作對比,還掛了一張建築繪圖,從平面角度精細勾畫出建築物當年風貌與設計特色。借出珍藏的黃棣才,花了15年時間搜集全港數百幢歷史建築物的照片與書籍,當中不少已清拆多年。他說,很多建築物的原有繪圖已失傳,自己只能在零碎資料中「尋寶」,利用電腦軟件Excel將建築繪圖重新畫出,「唔係百分百準確,但相差無幾。」
年逾40歲的黃棣才,大學時修讀生物及化學,在他眼中每幢歷史建築物背後均有一個小故事,從建築物的興建到清拆,可以看到香港的城市變遷。建於1911年的舊郵政總局,在上世紀初曾是本港商貿中心的象徵,當年一切商貿活動均非常倚賴郵遞服務,「郵局搬去邊,象徵商業活動轉移去邊。」
皇后像廣場多銅像
現時立法會大樓旁的皇后像廣場,只剩下一個滙豐大班昃臣的銅像,但黃棣才說,廣場早年有很多皇室銅像,包括英皇佐治五世、瑪麗皇后及維多利亞女皇等,可惜在日佔時期被日軍拆下來熔鑄子彈,連當年位於立法局門外、香港最華麗的亭式建築「皇后亭」也遭日軍破壞,非法用來做軍事告示牌,直至光復後港英政府才將其拆掉。
主辦展覽的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執行總監何耀生說,今次是本港首個大型舊建築物展覽,分成三個系列,是次主題「新城舊貌」將展出過去百年的教堂、學校與政府建築,當中逾70%已不存在;另外兩個系列「流金歲月」與「唐樓風情」,分別在今年8月與11月舉行。
香港百年建築展之「新城舊貌」
日期:07/03至15/05
時間:周二至周六10:00am至6:00pm;周日及周一休息
地點:西營盤西邊街36號A後座
收費:每位5元,學童及長者免費
查詢電話:22910238
資料來源: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