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杯水 - 陶傑

半杯水 - 陶傑

由所謂「半杯水,而不是半隻空杯」的樂觀角度來看,一場競選辯論,雖然一個憨拙而儍笑,像《無間道》裏的杜汶澤,另一個威嚴而肅殺,有點像《無間道風雲》裏的積尼高遜,畢竟是五千年來的第一次,所謂創造了歷史,兩位都是贏家。
然而對於喜歡靠近權力的許多人,挑戰的那一位,很容易激起一股莫名的仇恨,因為語文裏有很多現成的詞彙製造偏見,例如這位先生如果雄辯滔滔「大言不慚」、「自吹自擂」,當他笑的時候,則是「態度輕佻」、「氣燄囂張」,忠君保皇的傳統人士,立時恨得咬牙切齒,恨不得殺之而後快,這是傳統教育的問題。
在這樣的社會推行普世的民主,難就難在這裏。這位先生一切的挖苦和揶揄,以所謂西方標準,已經十分客氣溫和,但傳統人士不是這樣想。三千年來,從來沒有「反賊」跟君主同站在一台的,如何可以想像項羽和劉邦一起辯論,李自成跟崇禎皇帝「對話」?六十年前,如果蔣中正和毛澤東在抗日戰爭勝利後,在南京一起做這樣的辯論直播,以後又可以省回多少中國人的無辜生命呢?
台下的觀眾,分為兩黨,不斷用掌聲助威。這個講完了,自己人鼓掌捧場,那個回答,明明語言平淡無奇,那邊的人以更大的掌聲支撐。有點像初中辯論的學校禮堂,意氣之中帶着幼稚。但民主的遊戲,一切從頭學起,沒有粗言穢語的辱罵,已經可以打個滿分。
在這個世代,要求不可以太高,像香港數十萬適婚而又沒有找到伴侶的女性。不可以要求他有祖廸羅的面貌,李察基爾的風度,克林頓的口才,甚或退求其次,也不再介意他抽煙,不介意他離過婚,不介意他時時忘記剪鼻毛,最後更容忍了他的刻板而沉悶,他的缺乏情趣和驚喜。曾經滄海,巫山難覓,只要他品格方正,不會把一副身家都輸光,只要他不會打女人,即使只中學畢業,想一想,這也好。
「要求不可太高」,在一個危險的亂世和平庸的濁世,就這樣看破放下,是一種自得自樂之道。真的,那是半杯水,兩個都表現很好嘛,說的是實話,沒有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