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好久不見,偶然相逢,互訴近況,她說起前些時發生在身邊的一連串不快事,依然猶有餘悸,也忿忿不平。
朋友舊事重提,忽然憶起在那段艱難透頂的日子,幸好有某某一直長伴左右,不斷地安慰和鼓勵自己千萬別放棄,朋友嘴裏說出某某名字的時候,眼睛閃閃發亮,流露出一份夾雜崇拜仰慕感激的光芒。但你忽然有點不是味兒。你暗暗嘀咕,某某跟朋友的感情明明不及你深厚,為什麼當朋友發生事故,偏偏卻去找他而不是你?
你按捺不住還是細問朋友內中的原委,朋友聽後也有點為難,可是她還是鼓起勇氣地道出真相,其實是你一廂情願覺得我跟你熟絡一點吧!我很多事情從來也是只說給某某知道,而你永遠也是蒙在鼓裏。朋友或許不想我再誤會,亁脆單刀直入,其實我跟你不是想像中那麼親近。
很多時候,一段友誼的誕生,或多或少也是由一廂情願地開始。你很想跟她/他結識,於是千方百計地爭取機會自我介紹,對方有時候基於禮貌和修養,跟你寒暄問好,轉眼已經打成一片。你從此以為跟對方相逢恨晚,一見如故。然而問題所在,一段友誼的增長在每個人心中的目標與速度偏偏大有不同。你喜歡一日千里,對方反而選擇循序漸進。你熱情進取,對方可能靜觀其變。有人以時間去衡量一段友情能增長的空間,認為認識時間愈久便友誼愈深厚;有人則以經歷去評估友誼的刻骨銘心程度,彼此共過患難跨過了挑戰則情誼愈見鞏固。
我沒有怪責朋友坦白地交代彼此的友誼原來不如大家的想像,作為朋友,我應該體諒對方的所想,不夠朋友從來不是我和她之間的問題,她當然有權選擇誰才是她最信任的朋友!不是我的話,我也心甘情願地接受,經一事長一智,是我以後也不會冒昧地問,究竟我跟某某誰是你最好的朋友,真正的朋友應該在心中,心領神會,已經相認。